我的收藏

么魔
来自: 么魔 (东莞) 2018-06-20 02:11:46创建   2018-06-20 02:11:46更新
来自:豆瓣日记
瘦竹 924人喜欢
见过宇宙、见过宇宙鲜明意图的人,不会考虑到单个人及他那微不足道的幸福和灾难的,尽管那个人就是他自已。 ————博尔赫斯 在博迷们的翘首以盼中,上海译文版《博尔赫斯全集》终于于2015年8月横空出世,除了对以前出版的博尔赫斯作品的修订,上海译文版的《博尔赫...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草威 627人喜欢
(仅仅是想探讨一种悲观的可能性……) 坐火车回家,取票时看到旁边的一对姐妹在用手机直播,直播什么呢?直播等火车。尽管我很清楚现在直播已经无处不在,但我还是难以想象它竟然是这么地无处不在。奥运健将、影视明星、商界领袖全都举着手机做起了直播,这就相当于,形形色色的人们自主建立起了一个个小型的单机位渣画质轻度美颜的楚门世界,太疯狂了,这真是一个现象级的现象。 看上去毫无意义的事情,却可能带来不可理喻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帕拉 187人喜欢
Top 1:Hummingbird -- Armand Margjeka Genre: indie/folk, Armand Margjeka生于阿尔巴尼亚,在美国长大,亵渎叔说现在腐国发展。Castles是今年最喜欢的几首歌之一,微博友邻 @塔拉Tala 也大爱这首。这位音乐人应该会慢慢走入大众视野。 试听:http://www.xiami.com...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刀叢中的小詩 894人喜欢
纳博科夫在访谈录中嘲笑过康拉德、海明威、艾略特、庞德、托马斯曼、帕斯捷尔纳克等众多西方作家,连我喜欢的福克纳也未能幸免。海明威是不可救药的幼稚,福克纳是玉米棒编年史,最为恶毒的一句譬喻不知说谁:一个被施了催眠术的人同椅子做爱。 今天很多耳熟目详的西方作家在纳博科夫眼里都逃不过“愚蠢”二字,他喜欢的作家会是哪些?他曾形容自己是跻身贝克特和博尔赫斯这两个基督中间的快乐强盗,又将罗伯格里耶和博尔赫斯相...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槿生_Sarah 935人喜欢
如需转载本文请通知我,谢谢! 非商用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商用(平面媒体等)请豆邮我详情,以便讨论后续事宜谢谢! 人生这种东西谁也说不清楚。如果不是xxxx,也就难免xxxx,倘若xxxx还好,要是xxxx了xxxx,那可就真像xxxx的xxxx,不是xxx,就是xxx(各种关联词+小清新比喻若干)……但要是xxxx了,那大概xxxx,实在就不得不xxx了吧。就连xx名人也说,xxx,xxxxxxxx,xxxxx。可见这xxx,实在也是xxx的啊。 我有一个朋友小x...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朱熠 4057人喜欢
已连续一周没能有过一天的安睡,终日浑浑噩噩如行尸走肉,昨日睡前特意服了助安眠的药,但临睡前又获知翻译家孙仲旭先生因抑郁症自杀离世,于是挣扎着爬起来决定一定要写点什么,告诉大家得了抑郁症的人到底有一个怎么样的灵魂。 其实几个星期前得知罗宾•威廉姆斯因重度抑郁症自杀时,就整个人都不好了,整一周都无法从那种黑云压城般的情绪中跋涉出来,我的抑郁症只是轻度,已让我受困于极大的无力感,我无法想象一位重度患...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远子 3547人喜欢
方法非常简单,首先你需要准备几段简单易懂的句子,比如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叔叔拿着钱, 对我把头点, 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 然后打开在线翻译工具,把这段话翻译日语,将日语翻译成俄语,再依次翻译成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最后再翻译成汉语。就这样,在语言的世界里转了一圈之后,再稍微改动一两个字,这首儿歌就变成了这样: 我一分钱买来的马 警察叔叔...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默音 219人喜欢
在网上读到两位日本作家的对谈,讲当年不红的时候种种煎熬。颇受触动,所以在这里写了分享。暂时不提那两位的姓名,只讲明是一男一女,男的生于1940年代后半,女的生于1950年代末,差了近一轮。 40年代生的那位,读大学的时候正当学潮。他和一干好友都立志于文学,整...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黑蓝文学 47人喜欢
马克·吐温:“每次读《傲慢与偏见》,我都想把奥斯汀挖出来,用她的胫骨打她的头颅。”——福克纳:“马克·吐温是一个平庸作家,在欧洲只算第四流。”——海明威:“可怜的福克纳。他真的以为巨大的感情需要巨大的字?” 儿童文学作家史蒂文森论惠特曼:“……像一...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Daxia 6752人喜欢
(本文原创,站外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告知作者本人) 一. 某个早晨,图书馆楼下的咖啡厅里进来一个亚洲学生,用带着口音的英语怯生生地对店员说:“你好,我想要一杯卡波其诺。” “不好意思。请问你要什么?” “卡波。其诺。” 金发碧眼的年轻店员依然没听明白,转...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若锦 2160人喜欢
昨天男友带我去一个朋友家,其实他以前跟我说,四年前有个朋友抑郁,在家里嗑药几乎废掉,然后几个朋友凑钱给他买了只小狗,狗崽子价值3000块,是纯种守卫犬。这狗是运动量很大的狗,可以确保那个朋友养狗后每天得出门两小时。 结果昨天我去了才意识到我见的就是这个朋友。 开门后他第一件事不是跟我们打招呼,而是不断给狗下令:坐着,不要过来,乖乖坐着。直到控制住狗才来跟我问好。而那只狗在三四米远的地方不断探头探脑,十分想过...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星晴 6971人喜欢
问题:军训时受到严苛的训练,结束时所有人却抱着教官痛哭流涕,这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吗? 回答:这不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而是米兰昆德拉描述的“媚俗”。 米兰昆德拉的“媚俗”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他举例说,草坪上有一群孩子在大笑着奔跑,人们正常的反映当然是觉得感动,觉得温馨等等。但一个人可不可以面对这样的场面无动于衷,或者感到厌恶?米兰昆德拉认为,当然是可以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家会觉得,面对这样...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乔布简历 3390人喜欢
文/lucas 从事HR这么多年,看过的简历不计其数,但是真正让自己眼前一亮的简历可谓是凤毛麟角。 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内职业指导的过于滞后,以至于很多同学不懂得如何做职业规划,甚至不懂如何写好一份简历。在“更难就业季”的今天,如果没有一份好简历做敲门砖,想要应聘好工作真心的是可望而不可即。 结合自己的从业经验,同时参考了哈佛、MIT世界知名高校就业办的资料,在这里阐述下如何写好简历。主要面向对象是应届生,当然...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豆瓣音乐人 46人喜欢
甜梅号或许是台湾最知名的后摇滚乐队了,几个月前他们解散改组,另起炉灶,更名为四分之三摇篮曲。希望接下来我们能听到令人惊喜的蜕变。 让我们先来听听这个“Post甜梅号”团体的心水歌曲吧,有后摇滚,有盯鞋,还有台湾、大陆的音乐前辈。 六月下旬,四分之三摇篮...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口袋_肥力士 5673人喜欢
【纯原创,请勿随意转载】 适用人群:对于非常随性的童鞋本文可能显得太长太复杂,想稍稍做下功课的童鞋可以看一下【预警,很长,真的很长,但如果带着目的性去看也许不那么长】【望天】 补,终于明白为什么会写这么长了,原来是想写本手册来着←谁看你的手册。 以及...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日租界傀儡 1125人喜欢
有些人,问他点问题能急死。 比如你问去台湾玩一周大概多钱,他给你说一万字的攻略,还是没告诉你多钱。 然后,你追问他大概多钱。 他突然又说“哎呀,这么一算不如去日本。” 最后还是没告诉你多钱,急死人。 ---------------------------------------------------------------------- (5年前) 大学的时候对这种人,就是往死里锤。 记得隔壁寝室一个叫小泽的,别人介绍他一个女生,我们就问漂亮么? 小泽说“我跟你们讲啊,...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荀夜羽 3546人喜欢
——之第二集《你以为是孤独,其实只是你寂寞》http://www.douban.com/thing/2785/experience/1081117/ 我妈过世之后,我着实的荒废了一阵。 前男友从国外打来电话,问我感觉如何,并且出于道义催我吃饭睡觉,给我录歌,直到我说stop,你去忙你的,我现在一切都好。 其实我是想说自己糟透了,不知道为了谁活着。 那段时间朋友们都很好,拖着我出去吃吃喝喝,工作也放下了,没人来催稿逼债,我过的像有钱人家的太子一样,天天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Cambrian 834人喜欢
1.现代性 辛格认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他才能够写作: 一、首先他得有意图,有情绪,然后需要情节——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一个有开头、中部和结尾的故事,他认为故事就是有悬念的情节,因为生活中也是这样充满了悬念的。 二、他必须要有激情写这个故事,他有时候有很好的情节,但是缺乏写故事的激情。遇到这样的情况他绝不动笔。 三、在他看来,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他必须相信,或者至少自认为,只有他才写得出这个故事或者这篇小说。 明显我们看到很多反对这种倾向的作品,辛格这一“系列”作家事实上倒向了伟大的俄国文学传统,并否定二十世纪对十九世纪的超越,在我看来这已经是不能更错的想法了。只要沿着福楼拜的路子走过来,你就一定会收获不一样的东西。 虽然我一直也没有看到真正没有情节的好作品,但是淡化情节已经是许多有识之士都在追求的方向了。除了很多晦涩难懂的作品以外,奈保尔的《抵达之谜》无疑是对情节这一固有迷信的一个响...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日租界傀儡 3541人喜欢
我一位同学作为IT业的精英,他说现在连一晚上撸两管的力气都没了。 作为文化行业的一位精英,我同事说他心脏都不跳了。 作为文化行业的一位精英,从来没有同学打电话让我推荐书籍或者电影。 一但找我,不是问办证的哪,就是怎么找替考,在哪打印小抄。 (我的确和办证的打过交道,那是大四实习公司求贤若渴,人事部敦促我去办假证转正。算我给公司办的,不是我个人办的。 替考我也干过,不过是帮一个英语系的哥们考日语二级,那是我学力巅峰时期,闭着眼睛都能过。可是遇见一个校友,让我给他扔答案,我连扔了三次,都打在他桌子角上,弹回我脚下,第四次我被老师赶出去了,作废。 在学校考试,小抄我也拿过,不过都是别人送我的,质量太低,上面一点答案都没有,我翻了十分钟,就看见一分的答案。一个单词,我自己也会。) 所以我从没办过假证,找过替考,没用过小抄。 记得12年夏天,公司让我去培训,主讲人是一名知名的图书策划人,旗下有韩寒,...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卢十四 449人喜欢
她第一次来北京,是在1983年,和新婚丈夫度蜜月。丈夫对故宫里展出的文物很感兴趣,逐一细看,她却不耐烦:“有什么好看,赶紧走!”令丈夫大为恼火。到了北京百货大楼,她在里面细细的逛,丈夫在外面等她出来,和一群男人一起坐在台阶上抽烟。 关于那次旅行,她和丈夫回忆过很多次。在诸多趣事和细节中,并没有出现过全聚德。无非是经过时看了一眼,嫌贵没有去吃,如此而已。 她第二次来北京,是在2014年。这一年,是她第一次...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陈哈 244人喜欢
趁着离过年还有段时间, 亲戚朋友没有大规模汇聚的时候, 回了趟家。 结果还是爆发了大规模持续的催(我)生孩子的战役。 让母亲没有预料到的后果是, 她举的几个例子, 恰恰起了很大的反作用。 例子1, 母亲说, 我们整个XX银行系统, 下到比我小十岁,上到比我大十岁的人, 没有不生孩子的, 为何大家有了小孩都过得好好的, 为什么我就不能和大家一样。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结了婚就应该生孩子, 这是千古以来很正常的程序, 我就不能按照这个程序来。 如果这个国家的人都像你这样, 不要后代, 岂不是要灭亡? 我...
回复
<前页 1 2 3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网上看到喜欢的,无论它是否来自豆瓣,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么魔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