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木頭記
来自: 木頭記 (中国香港) 2018-06-20 00:30:06创建   2023-01-29 20:37:58更新
2 人关注
来自:豆瓣小组
书白 10人喜欢
“国际视野中的共和国文学:1949-2009”:“当代性与文学史”圆桌讨论会...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hdsama 64人喜欢
范曾因1990年冒天下之大不韪,“携美人”“辞国”,犯下了叛国的罪孽,于1991年3月被国家开除了其政协、民盟等所有职务。由于亡命海外(法国)的日子不好过,他这人的长处就是善于洞察时务,所以是被动也罢,也有了悔过举动,接二连三地给国家相关部门写万言《悔过书》,所以得到了国家的宽大政策,于1993年底“携美人归,自此踏上了忏悔之路,被国家相关部门管制了接近十六年之久(严格地说2008年)。特别是在其“携美人归”的...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向三峡 190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沈郎 469人喜欢
绘画:侯国良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aolit-TM 356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更能消幾番風雨 33人喜欢
今天又被刺激了,想到數年前寫的一篇文章,翻出來,當時的痛苦和憤怒竟然還是一樣的真切。有時真的在想,我們中國人到底是怎么了? 一晃眼间,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我不清楚战后日本几十年间的发展情况,也不清楚新加坡本地是如何实现了经济上的腾飞。但是,作为一个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对这三十年的发展,我是有发言权的。也许在过去的数千年里,中国都从来没有在这样一个短短的时期内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即使不...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安掌柜 201人喜欢
2011年 中国学术史(八选四) 1皮希瑞《经学历史》称赞西汉为“经学昌明时代”,其中包括诗经学,请就此阐释西汉三家诗之兴起、传播及学术内涵 2试述《隋书经籍志》的图书分类,并以此为例阐述目录学的主要功用 3《四库提要》云:“刘知几深通史法,而《史通》分叙六家,统归二体”,谈谈你对《史通》六家二体说的看法,并简述刘氏的史学思想 4试述隋唐佛教的宗派化特征 5试述方苞义法说的学术传统及影响 6略论《千倾堂书目》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王敖 961人喜欢
毕业十年纪念 敖哥 从不主张激情至上,因为我曾认为自己应该安守本分,不过就是激情本身。不想把过去浪漫化,因为真正的浪漫,应当是沿着内心的传奇一路走进今天晚上的梦境,或曰一路走到黑。然而,时光把自负的玫瑰制成了干花,也让电脑前弹琴的人,因为过分高傲而几乎得了颈椎病。 1995年到1999年,我在北大读了四年书,主题是诗歌与音乐。我写下这些文字,呼唤过去的朋友们,也包括我自己,不要忘记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日子。 1989年,我哥提前放假回家,趴在窗上朝我微笑。他是一位典型的80年代北大文科学生,也是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拳击运动员,性格豪迈,飞扬跋扈。他的北大同学们,带给中小学时代的我很多新鲜的感觉。我到现在仍然感谢这些兄长们,是他们向推荐我崔健的《解决》,告诉我世界上有种音乐叫重金属,让我在中学课堂上偷闲读了卡尔维诺和华莱士·史蒂文斯。到95年的时候,我发现这批人已经堕落了,他们分散在各地,偶尔回...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fany 63人喜欢
这次回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我的论文搜集经验材料,又因为主要研究的是政/治学相关的,所以难免就要就一些问题私下讨论。好在大家都还很坦荡,禁忌不多,能说自己真实想法的是多数。 有一位跑了6年人大新闻的女记者对我说:我觉得中国的人/大制/度太完美了,这些代表、委员们讨论问题十分专业,他们大多是专业政/府部门退下来的领导,对于专业十分了解。当我问她这些代/表、委员的专业性具备了,但是代/表性呢?没有了代/表性,专...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正恩诺维奇 673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木頭記 7人喜欢
关于读书会的想法,最早源自科大同学的经验。在豆瓣上看到科大人文学部同学读书会的小组,还特地去观摩了一下。当时感觉不错,一群文科学术青年读理论书,可以坚持阅读,互相提高。把这个事情告诉了XX,也不记得是谁提议在我们学校加以仿效,构想主要还是XX的。去年暑假商量了一下,秋季学期开始,一直持续至今。 可惜我打酱油的时间居多。去年忙考试,忙申请,今年忙论文,《词与物》只认真地看了一半,后来就是旁听生,每次凑...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书白 64人喜欢
2009年05月19日 09:39凤凰网历史综合【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0条...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卓嘎Sitatārā 7人喜欢
西夏在汉藏蒙古之间 作者 高山杉 发表于2011-06-19 02:21 可说是...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丁萌 56人喜欢
控制论阴影下的无意识—— 对拉康、埃德加•坡和法国理论的再思考 ...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Sunny 9人喜欢
電梯: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400931/?start=100 htt...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romeobleu 106人喜欢
第五届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招生启事 主办:中国文化论坛,北京...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Dti 13人喜欢
文学院“学科国际前沿教师培训”系列讲座 主讲人:张旭东,纽约...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林默堂 14人喜欢
一、研讨主题 历史经济地理研究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二、课程结构 ...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Bacchant 290人喜欢
为汉堡举行的一个非学院的跨学科论坛准备的发言稿,这次的主题是Macht,权力,所以不得不又选了这个让人蛋疼的题目。对德国学者来说非常新鲜,用中文写出来都是老生常谈,不过还算为这十年来的这股潮流理出一个内在逻辑,聊备一案。先是施特劳斯,后是施米特。 ------------------------------------------------------------------------------------------------------------------------ 在此介绍的是晚近十年来中国知识界的...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Nausicaa 0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李洋 43人喜欢
三月初,与好友驾车去了德国、瑞士、卢森堡,游览了科隆、法兰克福、斯特拉斯堡、海德堡、巴塞尔、伯尔尼、卢塞恩、洛桑、日内瓦、卢森堡近10个城市。走之前特地读了一下卫西谛2008年走了欧洲40多个大小城市的游记,因为有些城市确实没有去过。 我这一次的目的地是日...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陈哈 2人喜欢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7 18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网上看到喜欢的,无论它是否来自豆瓣,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木頭記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