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红发安
来自: 红发安 (上海) 2018-06-20 00:13:18创建   2021-11-21 18:35:34更新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Abigail 40人喜欢
Death be not proud John Donne DEATH be not proud, though some have called thee   Mighty and dreadfull, for, thou art not so,   For, those, whom thou think'st, thou dost overthrow,   Die not, poore death, nor yet canst thou kill me.   From rest and sleepe, which but thy pictures bee, 5   Much pleasure, then from thee, much more ...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言笑晏晏 51人喜欢
深知我心 Wit 一部安静,残忍的影片. 它几乎是Emma的独角戏,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雷厉风行的大学教授,到形同槁木的病患,以及最后病床上静止了的生命. 毫无悬念,由生至死,毋庸置疑的理所当然,而又不会让人觉得无趣.全凭演技、独白与情感支撑起一部经典. Vivian Bearing, 哲学博士,大学教授,主攻John Donne,苛刻严厉,说一不二,突然得知患有罕见卵巢癌. 片头Vivian与Dr. Kelekian的对话,Vivian的坚忍可见一斑,8个月实验性强度治疗不...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糖醋小熊 2人喜欢
杨宪益、唐德刚、邵洵美、袁克定,至少这四个人的篇章是重复了《往事不寂寞》。 作者前言里面说:“‘口述’栏目的系列文章今年年初已结集《往事不寂寞》在三联书店出版。这本《活在别人的历史里》则收录了近几年所写的其他历史类文章。” 不完全是其他啊…… 当然,内容没的说,不过这样的事情总让我觉得有点不真诚,是因为出版社的缘故么?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领主的采邑 6人喜欢
大学期间读过,当时觉得很凄凉,太压抑了。最近重温,发觉那里面如此深刻的藏着生活。无法言说的,确实深刻而不可逃避的生活。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智佑 7人喜欢
本书注解引用大藏经,信手拈来,看来先生三年阅藏,着实工夫了得。又听先生弟子说,如果没有先生,敦煌佛学文献几乎全线崩溃。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栗子头 15745人喜欢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不提供打包下载,谢谢!出处:http://www.embroidery.rocksea.org/
评语:刺绣,也是我可能的天赋所在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Helicopter的广播: 今天🇷🇺的Sputnik疫苗将三期数据发在了《柳叶刀》,这疫苗很有意思,网站做了多国语言宣传。前几天强生的结果公布时,还称兄道弟😂 强生/Sputnik/康希诺/牛津都采用腺病毒载体路线,但有何异同呢?看到一篇C&EN(🇺🇸化学会周刊)去年5月写的介绍文章很不错,翻译一下。有点长,可以当做看小说——腺病毒载体疫苗:Ad5/Ad26/ChAdOx1是什么? 传统灭活疫苗一大缺点是只能刺激B细胞产生针对病毒的抗体、引起体液免疫,而无法激活细胞免疫,即,只可以阻挡,无法去攻击。因此从本世纪初开始,研究者转向更能激活T细胞免疫反应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这种路线的疫苗使用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作为载体,装入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基因,刺激人体细胞产生病毒蛋白来模仿自然感染。同时,免疫系统的T细胞被激活,学会在病毒真正入侵时寻找并摧毁感染了病毒的细胞。 然而,人体内可能存在能中和腺病毒载体的抗体(预存免疫),从而攻击载体本身、降低疫苗效果。目前其实只有一款给野生动物打的狂犬病腺病毒疫苗疫苗获得过正式批准上市。 【Ad5】 Ad5是从80年代就开始研发的来自流感的腺病毒,最早被用于基因疗法,但因为所需病毒量太大引起炎症而停止研发。2007年,默克公司研发出基于Ad5的HIV疫苗,但临床结果显示无效,还可能增加对于Ad5有预存免疫的人的感染风险。经过改良和排除有预存免疫者后,NIH在2009年进行另一项实验,依然失败了。 到了2014年,由前Sanofi疫苗研发者创立的康希诺,研发出基于Ad5的Ebola疫苗,在2017年得到中国的紧急使用许可,是首款被批准用于人体的Ad5载体疫苗。但是抗体水平在接种6个月后迅速下降,可能跟预存免疫相关。康希诺使用同样的载体开发了新冠疫苗,根据昨天的新闻公告 (https://douc.cc/4AIlvB),「成功达到预设主要安全性及有效性标准」。 【Ad26】 由于Ad5的HIV结果不理想,以色列一所生物技术公司Crucell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的Dan Barouch,开始探索另一种流行度较低的腺病毒Ad26,来避免预存免疫问题。Barouch发现,在撒哈拉以南和泰国,大约一半的成年人对Ad26已有免疫力,但比率低于Ad5。2011年,强生公司收购了Crucell,并开始研发HIV/ZIKA/Ebola腺病毒载体疫苗。 强生公司在刚果和卢旺达开展了Ebola疫苗的临床试验,结果还在欧洲审核。新冠爆发以后,Barouch开始与强生合作,设计基于Ad26新冠疫苗。 【ChAdOx1】 为了解决预存免疫问题,另一些科学家转向了感染大猩猩的腺病毒。本世纪初,宾夕法尼亚大学的Wilson's Lab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后来,牛津大学开发出自己的载体ChAdOx1,设计了MERS疫苗,其T细胞免疫在一次接种后有效性长达12个月。新冠爆发后,他们以此载体开发了新冠疫苗。 【混合接种】 由于预存免疫问题,俄罗斯的Sputnik疫苗,两剂分别使用了Ad5和Ad26,还在试验用Ad26搭配ChAdOx1;也许可以将免疫效果最大化。 ------ 【强生 vs Sputnik】 由于这两款疫苗都使用了Ad26,也都公布了详细的2/3期临床数据,著名免疫学者Shane Crotty进行了比较。他指出: - 2期结果显示,Sputnik在两剂后的抗体中和水平和RNA疫苗接近,是只打一剂的8倍;而强生打完两剂后,是只打一剂的4倍; - 3期结果显示,Sputnik两剂的有效性优于强生的一剂,强生的两剂结果还在实验中; - 只打一剂相比,Sputnik的抗体中和水平和T细胞反应不如强生稳定,但两者的T细胞反应都很不错,对于长期效果是良好预示。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Aloysha 998人喜欢
四个同学,人到中年,高低不齐,各有苦衷。说实话,这样的题材真的替黄信尧捏一把汗。同题材电影不能再多,且鲜有杰作。而开始观看之后,我的偏见一而再地浮现脑海,甚至有了烂仔帮喜剧的既视感。当然不能因为《大佛普拉斯》无限拔高评价标准,但正因为他是《大佛普...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1人喜欢
多年之后,当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把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颁发给在定向基因编辑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的Jennifer Doundna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时,站在或者不站在她们身边的张锋博士也许会想起他的本科导师庄小威与2014年颁给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的诺贝尔化学奖的擦身而过。 多年之后,当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把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颁发给在光遗传学领域做出开创性研究的Karl Deisseroth和Edward S Boyden时,应该不站在他们身边的张锋博士也许会想起自己在过去或...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六层楼 135人喜欢
导言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开始自诩:没有性别,没有感情,只是科普的机器。 大概是不想陷得太深,又或者是不想让自己太过感性? 我已经找不到具体的原因,但我清晰地感知到这不是麻木,而是那种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好,顾不上儿女情长的专注,更是想要节约时间更加...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读库 29人喜欢
灿烂的黄,落在菊的身上 黄色也安静下来 变得自在清凉 其实之前的时候 菊并不认识自己 是五柳先生种它、采它 把它插入花瓶,将它晒干泡酒 喝进不合时宜的肚子里 然后才长出东篱,生出南山 这片土地才适合埋葬亲人 ——海桑《菊》 01 海桑的第三本诗集[《我的身体里早已落叶纷飞》]来了。这首《菊》是其中的一首,季节、花、颜色、人,与土地、与死亡完全交融,这是四十六岁的海桑对生命的体验。 读海桑的诗,脑海中可以清晰地浮...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hotshotdebut 3人喜欢
The pace is a bit off for me, which makes it an imperfect thriller and an even worse literary fiction. I don't know if I was at fault for having a jolted reading. But I have to say the cover is really nice. I also appreciate the book setting in places that are rarely mentioned. Now I want to visit Kamchatka. I happened to start reading this book after one episode of Seven Worlds, One Planet tha...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红发安 1人喜欢
“The shape of water”?No,The sharp of love. 这是一个奇想版的美人鱼爱情故事啊!有两种看电影的方式:一种是用头脑,分析文本,探讨导演的意图,呈现的方式是否符合某种类型;另一种则是用心灵,用心去感受导演用音乐,构图,场景,故事带来的美与启发,享受故...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红发安 1人喜欢
1991年的夏天,我在<花城>上第一次看见蒋韵的文字<旧街>,就被她深深吸引. 就像后来无可挽回地迷恋上村上,我喜欢<旧街>这篇小说所营造的那种氛围。那种通过反复的文字表达,回旋音乐般的宿命感,对生活中细小事物的详细描摹给残酷的生活罩上了一层浪...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葵瑟 21人喜欢
某次出去采访的时候遇见《高考1977》的制片人,他絮絮叨叨的说着这部叫好不卖座的电影。我把电影看了,可能没有太震惊的触动,可能是因为之前看过些有关的书吧,知道更为让人心伤的往事。记得那时候我还没书架高,就爱爬上书架看那《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那一套丛书,肖复、陆星儿、王小鹰等人每人一本,每个人对那段青春的回忆也不尽相同。那天带谢沈佳一起去图书馆偶遇这套发黄的书,就推荐给她了,不能说这些鼎鼎大名的作...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艾小柯 304人喜欢
但凡写过作文的人对论文这种体裁大概都不陌生:这种本来最适合于借题发挥的观点性文章是高考作文命题组的最爱,常以某情某景为诱饵,诱导考生写歌功颂德的八股文。之所以很容易就变成八股文章,错倒不在论文本身,而是论文那几大要素万变不离其宗,结构好控制,观点易拼凑,搭架子尤其简便,不管有没有内容,反正门面撑起来,调门高上去,洋洋洒洒写他个两三页纸废话不成问题。 但要写好论文,却实在不易。论文的三要素——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莲界 9人喜欢
大爱米仓凉子主演的《黑皮革手册》,看过之后才看的书。 在当年绝对男权的社会里,她的痛苦在一切开始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作者没能给她一个稍好的结局,但也不失真实,她的痛苦是直到最后一刻也没能安详的结束。 她的嫉妒、她的愤怒、她的贪婪。。。所有的这些,都给她带来无以复加、无可言说的痛苦。 还有她的野心,它们都给她带来了痛苦,而这痛苦是她的选择。 开店的野心实现与否并不重要,她最大的野心不过是摆脱男...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毛利 384人喜欢
你相信有不卖身的妓女吗?就像政客不说谎,猪肉不掺水,这种乾坤颠倒的事,你信不信真的有? 信,说明你幼稚。不信,说明你世俗,不相信奇迹的力量。 真的有这么一个妓女,她不卖身,虽然只是日剧创造的奇迹,但这个女人,还是让我肃然起劲。 她是东京银座迅速崛起的酒吧老板娘,她花了短短一年时间开起自己的酒吧,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只靠自己。在此之前,她蛰伏十年在一间小银行做柜员,经手无数钞票,领取薄薄一份薪水。...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HAL 775人喜欢
如果不是因为这部《朱迪》,我几乎都快忘记Renée Zellweger到底有多好了。 当然这句话并不是真的,如果让我评选心中最精彩十个的cinematic moments,其中一个肯定是《BJ单身日记》的结尾,Zellweger踩着Ain't No Mountain High Enough副歌的鼓点,穿着内衣在大雪中...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BLAKE 264人喜欢
误读 当我们在面对大量的文学评论,有时候不得不做这样的考虑,我们是不是总是在寻找一个代替我们思考的脑袋,尤其是面前摆着是象《局外人》,《鼠疫》这样的小说。而被我们所寻找来的脑袋所作的思考往往是剔除了个人阅读体验的思考,它更像是一种专为普罗大众而预备的解读,它所思考的出发点是你们(站在思考发出者的立场)或者是我们(以产生共鸣为基础)而不是你或是我。但凡你所能从书本之中所寻找到的解读(事实上当...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松萝 588人喜欢
第一集,当被害的女主人告诉石川安吾,谁是凶手时,有网友大喊,太犯规了,哪有这样开外挂的?这还是推理剧么?这还是悬念剧么?都知道凶手是谁了,还让我们看什么? 我一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 我以为这是另一个版本的古畑任三郎,直接告诉我们结果,一个公式的答案,接下来,只要静静的看着主角如何推理出一个完整的过程就好。 第七集以前,石川一直很顺利,依靠这种能力,凶手被绳之以法,淹没的真相被公之于众,虽然手段旁门...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Giraffe 2617人喜欢
首先说我追求的纤细体型哈,有人会觉得太瘦不健康,比如我爸,喜欢纸片人小鸟腿的继续看下去吧。 我从小就偏胖,比同龄小孩胖5-10斤,大学后慢慢瘦下来,一直控制体重到现在。有几年生活不顺利,经历过酗酒和暴食,作息也不健康,当时虽然也比较瘦,但身形不好,穿衣服没有型。 年轻时候脸上的皮肤非常好,中性偏干不敏感,很细腻白皙,是全身最白的地方,喝了大酒吃了大餐,通宵k歌,第二天皮肤一个痘都不会起。可惜当时不懂怎样才是健康护肤。 因为爱漂亮,我很在意体重,又特别喜欢吃浓油赤酱的饭菜,吃多了就有负罪感,泡包肠...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阿喵啊 2563人喜欢
太tm多广告了!!不允许回应了。看的烦死个人,删广告也很累的好嘛,我忙 无意中看到了,特别特别喜欢!我一定要坚持!!练习 来源是【微博海龟的妹妹2点0】 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大有文章。普通的蹬法1000个也没用,海龟版本的蹬法每天30个就可以修炼出绝世美腿、平坦...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j u n 2285人喜欢
一点感想与总结。 回国以后,很多人问我:是永久回国了吗? 我想了想:半永久。(是在说纹眉吗?) 25岁时爸爸妈妈来欧洲探望我。检阅完我漂泊不定的生活,爸爸问我:你对未来一点打算也没有吗?我反问他:你25岁时有什么打算?我爸沉默以对。 他们那一代人,跟着国家的政策变化沉沉浮浮,也不过是走一步算一步,抓住一个机会就往前踏个大步。 那个时候的我,觉得25岁没有打算是很自然的事。我以为“打算”这个东西,大概会30岁的时候突然冒出来。 没有。 什么也没有。 同年与交往四年的前男友M分手,因为我们一同散步时...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23 124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网上看到喜欢的,无论它是否来自豆瓣,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红发安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