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王俊俊的广播: 我认为,知乎建政本质上是一种娱乐,以赚钱为目的,收割低认知人群,满足人们的发泄欲望和社会道德优越感,尤其是一些男性的吹逼欲望和潜在的对社会地位的渴求。作为交换,这些人需要贡献出注意力和流量,使键政大V赚取广告费。 所以知乎键政,本质其实和做纯搞笑视频,搞色情擦边球等等都是一样的。 比如举个形象的例子,打拳,其实也是一种政治游戏,打拳大V,其实也是键政大V的一个分支。打拳满足的是什么,键政只是更泛化了。 政治领域和其他意见领袖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领袖属性更强了,我从来没听过美妆区有美妆圣人,但是建政区大V都是圣人。这一点也很有趣,背后也有逻辑存在。 既然是流量娱乐,那本质上就是一种工作。做工作都需要业绩,健身大V要每天发课,美妆大V要每天化妆,影评要每天看电影,那么键政大V就要每天搞事搞煽动,俗称搅屎棍子。 键政是有乐趣的,偶尔有一些观点也颇为深刻,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每个人多少都需要政治游戏。所以键政有正当性,合理性。但是把搅屎当成工作,身上难免会带点屎。 西方笑话最爱贬低讽刺的就是律师和政客,一个是为了利益可以颠倒黑白,一个是为了名声可以巧舌如簧。然而到了互联网后真相时代,人们突然发现颠倒黑白和巧舌如簧成了一种宝贵的技能,也是很有趣的现象。
斯坦福小黑裙的广播: 在美国中部的学校,我被一个6岁的男孩恐吓。 那是一所纯美式的学校,一个亚洲人也没有。别说学校,就是那一整个镇也没几个亚洲人。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有政府补助的单位,去上学的小孩都属于领政府补贴的家庭。孩子大都是单亲,有不少孩子在娘胎里时就drug addicted (妈妈在怀孕期间用毒品,孩子生下来就有后遗症)。 这个男孩就是其中之一。他自出生后妈妈就离开了,单亲爸爸带着他,又和另一个前女朋友生了个弟弟。家里情况就是,弟弟常常有妈妈探视,哥哥一次也没有见过妈妈。每当弟弟妈妈来看弟弟时,哥哥就非常生气。 这天早上,教室里只有我和几个小孩,这个哥哥男孩偷偷从厕所后面翻到了外面走廊去。我发现后试图在门口叫他进来,(在美国,监护人不可以把孩子单独留在室内,所以我不能出教室)。 他不听,反而觉得看我着急的样子很好笑。几次之后没办法,我只得飞快冲出教室,快速把他拦腰抱起,抱回了教室。 他很生气,回到教室后双眼一直瞪着我。 他说:“ I wish I could kill you! I have a real gun at home, I wish I could use it to kill you! “ 我一下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一转身眼泪就止不住地掉了下来。 我脑袋里想的第一件事,就是 what have I done wrong ? You really hate me so much? 随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问自己,是我做错了吗?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让一个孩子如此恨我入骨,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我第一次遇见这种事,不敢跟人说,甚至想了很多遍离开,最后终于鼓起勇气向我的director辞职。我的领导很舍不得我走,问我原因,我告诉了她那个小男孩的事,我说我觉得自己这个老师做得很失败。 我的指导员是个非常善良优雅的白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她非常痛心地说:真的很抱歉你经历了这些,你应该早一点告诉我的。 然后她当天立刻安排那个男孩停课,通知他的爸爸把他领回家,第二天爸爸单独来学校开会。 第二天指导员和校长在办公室里非常严肃地告诉他:你的儿子威胁恐吓了我们的老师,我们在考虑让他离开。 孩子爸爸被吓到了,反复说他家里是有一把枪,但他从没有给孩子看过。 之后爸爸带着孩子给我道歉,学校决定给他一次机会。 我的指导员后来又跟我说:“我真希望早知道这件事,让你受到这么长时间的伤害,非常对不起。但请你相信,这并不是你的错,是底层社会造就了孩子的愤怒,现在孩子把这种愤怒投射到了身边的人身上。”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几件事。 第一,遇到学生过激行为,要第一时间上报。我当时就是觉得这是小孩随口说好而已,并没有意识到美国对待这种恐吓的严肃性。 第二,这不是你的错,不是你的错。 后来我没有离开,而是呆满了一学年。 我跟那个孩子说:“ I’m sorry you were mad that day, and I was really really hurt by what you said.” 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听懂,但他说:“ I’m sorry Miss Joy.”
mckelvin的广播: 分享网址 耳鸣终端: 965 也会 Burnout? - V2EX 去年参与录制了一期电台节目,讨论996和加班文化、薪酬倒挂、同侪压力、职场PUA. 因为怕被喷一直没好意思分享出来,今天或许是个不错的时候。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远离996, 戒除领工资的瘾,健康且快乐地活着也是对家人的爱,不是只有不能比同龄人少的工资。
某农场闲散园丁的广播: 转发杰克与狼🌈的日记 对于1+1=2这件事,我不支持也不反对 张三说1+1=2,李四说1+1=4,我看都别吵了,我觉得折中一下比较客观,1+1=3不就好了,干嘛那么较真啊,显得人情商低,不成熟。#特色客观#
姨妈的鸭的广播: 1940,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原则第一条: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 可是假如人类的范畴,不包括女人的时候呢? 看了听见她说的最后一集,完美女孩2020。 一个机器人女孩的小故事,导演赵薇,编剧沈奇岚,杨幂饰演机器人女孩小爱,全程独角戏,单场景镜头。 选择杨幂演绎机器人女孩这样的角色非常的奇妙,一方面来说演技不够好,另外一方面来说这个角色又很适合,身体僵硬,语气平淡,打开倍速到1.25-1.5速度的时候一方面居然变得流畅了,另外一方面,杨幂的语音居然真的有siri感了,而因为导演的拍摄和视角的掌控力也很弱,几乎除了根据故事转变场景之外毫无把控,倍速丝毫不影响效果,甚至还有增色。 但是编剧的金句感很强,短节奏里的故事构造也很好,很适合去做抖音或者快手小视频,只是编剧写的是永远不可能在抖音快手上流行的内容。
侔天子的广播: 或许是天生顽劣,新西兰毛利人传说中的英雄茂伊虽然有神的属性,但干起事儿来莽撞得让人咋舌:据说他看到人们天天紧张劳作,收获却不多时,觉得是因为时间流逝太快。为了让时间流逝得慢一些,茂伊决定去找太阳算账。他用长长的绳子套住太阳,然后用先祖的下颌骨作为武器,打得太阳连声求饶,并许诺从此之后走得慢一些,让人们劳动得更加从容,茂伊才将太阳放过。此后人们但凡看见一条条直通天地的光柱时,便认定这是茂伊惩罚太阳所用的绳索。虽然茂伊的绳索只是人们的联想,但毛利人所见的那种直通天地的光柱,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自然现象:阴云密布的天空中,几道光柱从天而降直达海面,映出几道光斑。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新西兰海面,在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也不时出现。在古希腊,人们看到它,便认为这是太阳在吸纳地面上的水汽,于是称之为“太阳吸水”。在基督教文化中,人们把这种光学现象看作“天梯”,也有人称之为“耶稣光”或者“上帝之指”。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网上看到喜欢的,无论它是否来自豆瓣,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不吃不吃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
- 真好哈 (3人关注)
- 居家想法 (5人关注)
- 有启发 (9人关注)
- 吃的和做吃的 (12人关注)
- 育儿书(单身狗在想什么呢) (9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