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种种
来自:豆瓣日记
我有强迫症,最近它又有复发的迹象。我又再一次地陷入了思维的怪圈。和强迫症相处也有六七年了,期间时好时坏,反反复复,今天想写这篇文章记录我与它相伴的事情。 最初 开始,是在高三的二模语文考试上,我印象依然很清晰。由于考语文时间比较紧张,需要不停地写字...
来自:豆瓣日记
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基本参考书目 (2017/3/12) 【基础部分】 1、名老中医之路(精装),周凤梧、张奇文,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33140724。 2、医学源流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徐大椿,人卫,9787117088343。 3、冷庐医话(中医经典文库),陆以湉,中国中医药,9787800894022。 4、步入中医之门1:道少斋中医讲稿(...
来自:豆瓣日记
生病以后这几年,跑遍了北京所有的三甲中医院和大小诊所,大都失望而归。我自己也由当初对于中医医生完全不懂变得如数家珍。今天就整理总结一下北京中医界的牛鬼蛇神,希望针对各位病友寻找医生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建议。 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然各种资源都相当丰富集中,这方面医疗资源...
来自:豆瓣日记
中医研究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沈仲圭 【作者简介】沈件圭(1901~),浙江杭州人。早年受业于王香岩先生。一九二八年任教于上海南市中医专门学校,一九三。年任教予上海固医学院,一九三二年又任教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抗战期间,曾任北碚中医院院长。解放后先任教于重庆中医进修学校,一九五五年受聘到中医研究医教育外,早...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为什么要读《名老中医之路》? 邢斌 我曾好多次向我的学生们推荐《名老中医之路》,希望他们能好好读读这一套书(共三册)。可是,有的同学翻看之后回复我:老师,这些老中医都说要勤奋读书,要重视经典,要多跟师,要多临床。他们说得都差不多,这些我都知道啊。所以,这套书似乎没您说得那么好? 很可惜,这是典型的买椟还珠!我推荐这套书,难道只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这些人尽皆知的道理吗?无可奈何,我不得不写下我的推...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首先感谢作者 推荐理由: (本段写给未看过本书的读者朋友,以分享好书) 优点 本书较为详细、客观,很适合想了解周易基本要义的读者。 不足 资料过于详细,不易把握重点,或许是优点所必然带来的不足吧,我们应当提高辨别能力,把握较为重要的内容。 阅读建议: (本段写给准备看本书的读者朋友,以帮助阅读) 一、周易是中华文明之源,作为中国人都应该读读周易,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本。周易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读易亦对...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八年前初上大学,我无意中接触到了黄寿祺,张善文先生的这部著作,幸甚至哉!从封面看来《周易译注》已多次再版,崭新的封面却像久未谋面却又苦苦追寻的老友:翻开一缕书香,收获一份智慧。而曾经苦苦想买做收藏而跑遍了金城大小书店的回忆,还有时常萦绕耳边的“夕惕若,厉,无咎”的片言只语,现想来宛若梦呓。 这部著作涵盖了周易的易经易传及十三经注疏中对周易的补充,从翻译到解释严格按照十三经的传统,是中国...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看了豆瓣和卓越的评论,我就是将这本书作为入门书来读的,虽然这本书的内容较全,可以“打一个扎实的基础”,但对于毫无基础的人而言,这么多的内容显得过于庞杂,反而抓不住重点,读起来较吃力,很容易让人觉得“枯燥”。 而且此书多以象数解易,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最好是在能够分辨象数的情况下阅读,否则读起来脑中会产生很多疑问,不利于理解原文。 如果入门的话,高亨的《周易古经今注》和《周易大传今注》不错,较为客...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李老师的书没有拜读过,在图书馆翻了一下,感觉是进阶路数,稍微有点基础才能看懂。 高教授此书深入浅出,既能得原书的精髓,又不会让人看了打瞌睡。 更厉害的是,高教授在文 革时期写的这本书,但是学术价值丝毫不减,几乎是没有受到时局的影响,却又很圆滑地在里面站好立场。 高! 听说之所以有这样的际遇,是因为高教授写好书后,寄给毛主席看。毛主席非常欣赏,亲笔回信,称赞写得好。 出版时其他人就不敢乱动,基本是原貌...
来自:豆瓣广播
petit prince的广播: 读过 古籍導讀 简明而见功力,举例的〈初学必读古籍简目〉是个人所见书目推荐中最亲切中肯而又切实可行的。屈先生的文字给人最大的启发,就是对待古籍材料的严谨,要分辨哪些部分可信不可信。比如介绍《史记》,一般人只说「司马迁撰」,屈先生注明:「汉司马迁撰,褚少孙等补」,因为现存《史记》已经不全是司马迁的手笔,混沌地看最容易出问题。
来自:豆瓣广播
petit prince的广播: 读过 诗经诠释 又读了一遍大陆的,排版不如联经的疏朗。屈注看似简明平淡,细究之下却愈见其功力。现在读仍然惊异屈先生学问之好,在八十年代前就运用汉石经、甲骨文金文等新材料来诠释《诗经》,对诗篇的实际年代也进行了科学考订,这是当下很多现代注本都难以超越的。总之,屈注仍然是个人心目中最理想的诗经注本。读其书,对其学问更加钦慕。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网上看到喜欢的,无论它是否来自豆瓣,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