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宝木笑
来自: 宝木笑 (Oslo) 2018-03-31 21:40:02创建   2023-02-15 16:27:52更新
11 人关注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3人喜欢
文/宝木笑 星野道夫(1952~1996)享誉世界的日本野外摄影师、旅行作家,因为深深被极地的冰封世界吸引,从26岁开始旅居阿拉斯加近20年,常年在阿拉斯加的冰河、山脉、森林、冻原之间旅行,拍摄了大量珍贵的自然生态作品和野生动物照片,他的摄影作品和游记深深打动了无数人。 极北冰封 1978年冬,26岁的星野道夫独自一人置身于阿拉斯加的冰封世界中。面前的一切,都让这个来自繁华东京的青年震撼无比。阿拉斯加足有日本国土面积的四倍,而且是美国最后一片未被大规模开发的土地。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绝大多数地区...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6人喜欢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享誉世界的英国作家、编剧、文学评论家,一生获得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他曾经的间谍经历也成为书迷津津乐道的传奇。格林一生几乎都在旅行,而1935年的利比里亚之旅在其旅行生涯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深深影响了格林的人生。 寻找食人族 1935年,刚过而立之年的格雷厄姆•格林在西非的丛林中艰难跋涉。这里是非洲降水最多的地方,漫长的雨季里几乎天天大雨倾盆。格林在塞拉利昂出发时,手里拿着两份地图,其中一份还是当年的军用地图,但当他从塞拉利昂进...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6人喜欢
远方鼓声 很多年后,村上春树回忆自己1986-1989年的南欧之旅时,依然带着某种玄妙的感情。某天早上,他睁眼醒来,蓦然侧耳倾听,仿佛听到远处传来鼓声。村上描述道:“鼓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从很远很远的时间传来,微乎其微。听着听着,我突然心血来潮,我无论如何都要踏上漫长的旅途。”那一年,村上37岁。冥冥之中他意识到40岁将是人生的一道精神分水岭,如果再不行动,自己便“有可能在应付日常生活的时间里稀里糊涂上了年纪,有可能不知不觉之间失去什么。” 正因此,村上的欧洲之行带着某种决绝的味道。他和妻子直接...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2人喜欢
文/宝木笑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1908~2009)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结构主义人类学家、西方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创始人和引领者。《忧郁的热带》是列维-斯特劳斯惟一的非学术著作,重点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列维-斯特劳斯在巴西亚马逊热带雨林等地的旅行考察见闻,一经问世即风靡世界,被誉为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 人类禁区 1934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整个世界笼罩在极度狂热和不安之中。 这一年,在世界的另一端,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正在巴西亚马逊雨林中艰难跋涉。这里不但是世界的另一端,而且...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3人喜欢
文/宝木笑 生活的镀色 如果要选世界文学史上的“毒舌”,马克・吐温绝不会掉出前十。这位19世纪后期美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桀骜不驯中透着务实平易,笔下的文字幽默与讽刺齐飞,被誉为“美国的一面镜子”。鲁迅曾说,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缘故了。”这个评价是深刻和精准的。 有人的人生是梦幻开局,也有人恰恰相反,吐温就是后者。1835年,一个寒冷的冬日,他出生在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是七个孩子中的第六个。父亲是个非常贫困的乡村律师,即便如...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31人喜欢
文/宝木笑 “阿婆”之外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很多书迷称为“阿婆”,这称呼带着三分亲昵,也暗含七分崇拜。这位19世纪的90后,在那个女性权益和地位远不如今天的时代,创造了令人炫目的文学奇迹和辉煌。作为一位文学家,阿婆几乎达到了一个文学创作者荣耀的巅峰。她被英女王授予女爵士封号和“侦探女王”的桂冠,是公认的世界三大推理宗师之一——人们已经习惯于在谈柯南道尔和福尔摩斯时,同时向阿婆和她塑造的波洛及玛普尔小姐致敬,仿佛不提起阿婆,对悬疑推理的认知就不算完整。 阿婆是名副其实的高产作家,80部侦探小说和短...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4人喜欢
文/宝木笑 远离摩登 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带着某种符号般的意义。经济危机的大萧条,让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显出更多讽刺味道。人们在物质空前繁荣后的躯壳里,依然紧紧攥着大都市生活的迷幻不放,反复回味《了不起的盖茨比》所描画的纸醉金迷的绕梁余音。艾格尼斯•凯斯,这位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都市女孩,却选择了迥然不同的道路。她来到与美国万里之遥的马来西亚,一住就是五年。 当时,她遇到了严谨拘束的英国绅士哈里•凯斯,这位绅士是英帝国北婆罗洲的林业长官。如果只是谈情说爱,哈里确实充满异域情调的魅力,但如果选择...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11人喜欢
文/宝木笑 舟行海上 至少在英国,再没有人比约瑟夫•康拉德更适合“海洋小说大师”这一荣耀称号的了,不仅如此,他还被誉为英国现代八大作家之一,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即使生前就收获了很高的荣誉,康拉德却对各类“殊荣”一直态度冷淡,中年后的他退隐英伦,甚少过问世事。康拉德的“冷峻”众所周知,特别是暮年的他带着和弗洛伊德几分形似的冰雕般面庞,还有几分神似的深邃忧郁的眼神,有时会让记者和慕名来访者感到一股深深的寒意和莫名的幽暗,仿佛这个老人本身就是一个埋葬着无数故事的深渊。 旅行,似乎从来都是一件令人兴...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12人喜欢
文/宝木笑 1972年,两个2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兜里揣着两块钱,在深冬的寒风中偷偷翻墙进入北京站。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他们要潜入一趟远行的列车,从此“在路上”,这两个小伙子就是后来曾经在中国文坛轰动一时的“先锋派”著名诗人芒克和彭刚。 1986年,一个同样年轻的生命背着一把用了很多年的破吉他,在北京工体声嘶力竭地吼着:“脚下这地在走,身边那水在流,可你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没想到台下无数同龄人都流下了眼泪,止都止不住,这个年轻人叫崔健。 2006年,四个30来岁的音乐人不再年轻,他们贫穷窘迫,...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7人喜欢
文/宝木笑 读研的时候,经常去旁听一位老教授的西方诗学。后来,他得知我毕业后不再从事文学理论和古代文学方面的研究后,无声叹息,他对我说:“非常理解你的选择,诗歌这东西,越读越脆弱,文学这玩意,越研究越迷茫,但诗歌和文学本身并没有错,错的人自己。” 很多年过去了,我放弃了自己的专业,但从未放弃读书,日子过得还好,普通打工人的欢乐和幸福。只是不管在哪个岗位,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相熟的朋友或师长依然会对我无声叹息,说我这书生气看来是无法摆脱了,一辈子就这样了。 我不置可否。不明白的东西虽然太多,但不见...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20人喜欢
文/宝木笑 《你好,忧愁》是弗朗索瓦兹•萨冈最好的小说,就像春光里香榭丽舍最美的剪影。 这本小说和当年18岁的萨冈,就像含苞待放的玉兰,又似嫩蕊初露的早樱,人们会下意识地更加怜爱,将不尽人意归于青涩,将淡淡的邪魅宠溺地称作“迷人的文学小精灵”。《你好,忧愁》是萨冈第一本小说,却一举拿下法国文坛重奖“批评家奖”。在1950年代,小说出版第一年就增印到84万册,5年之内被翻译成22种语言,全球销量高达500万册,在美国就售出了100万册,还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成为轰动很久的“现象级事件...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5人喜欢
文/宝木笑 很多堪称天才的人物在今天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名望,就像荷尔德林若非海德格尔的重新研究推荐,那位才华与黑格尔、谢林等哲学大神比肩的大诗人,恐怕今天也不会为很多人知晓。柯勒律治也是这样,这位生于1772年,故于1834年的大神,当年的影响力早已超出其祖国英国。我们大多熟悉华兹华斯,梁启超应该是中国第一个引入华兹华斯的人,1900年他将华兹华斯与牛顿、瓦特、莎士比亚、达尔文等人并举,充分强调其重要性。而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是非常亲密的好友,那种关系很像当年的荷尔德林和黑格尔。 “湖畔诗人”是后世...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2人喜欢
文/宝木笑 我们有时候能够遇见一类人,他们人数量稀少,被遇到的概率也极低,但一旦遇到则让人终生难忘。他们总会让人心生感慨,感慨人生原来还可以有这样的打开方式。他们总是出乎我们的意料,即使有时候因此过得还不如我们,但依然无法阻止我们对他们的赞叹。他们才华横溢,但却剑走偏锋。他们精力充沛,但却专注非主流。他们思想深邃,但却总是离题万里。他们就是我们口中的“鬼才”。 有句话叫:“生活远比电影更出人意料。” 那么,埃兹拉•庞德就比生活本身更跌宕起伏。在这位年轻时酷似波斯王子,年老后又神似弗洛伊德的世界诗...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12人喜欢
文/宝木笑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不熟悉荷尔德林。这不怪我们,毕竟诗人本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带着天然的疏离和边缘。我们听说荷尔德林,很多来自海德格尔。这位二十世纪的大哲学家对荷尔德林推崇备至,甚至称其为“诗人的诗人”,是“雕刻了德国人的历史本质的未来”的伟大诗人。在海德格尔看来,荷尔德林是“神”,即使标准再苛刻一些,也至少是“半神”。 我们熟悉海德格尔的一句名言:“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而这句文青标配,更早的来源是海德格尔在研究和讲授荷尔德林诗学时,从荷尔德林诗集中挑出...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1人喜欢
文/宝木笑 不知不觉新世纪都已经过去20年了,这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生日以20××开头的小伙伴们都陆续成年了。除了白驹过隙、岁月易老这些小布尔乔亚式的感慨,我们更多的是欢欣鼓舞和壮怀激烈,因为90后和00后特别牛逼,让人肃然起敬。虽然很长时间里,自己都在为没能成为“21世纪的接班人”而万分自责——上世纪都说好了的,结果至今还是没人和我联系。但我从没有失去希望,因为新的小伙伴们让人感到未来已来。 新世纪的曙光照耀下,茁壮成长的新一代,各方面表现都特别好,当然也有个别离经叛道的。网上不少这类新闻...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10人喜欢
文/宝木笑 1925年12月28日拂晓,列宁格勒的冬永远如铁般冰冷沉重。一家小旅馆的单人房间里,一位有着天蓝色眼眸的帅气年轻人,将脖子送入房梁上的绳套…… 之前的12月26日,圣诞节刚过,这位年轻人割破手指,用血写下遗书:“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亲爱的,你永远铭记我心间/命中注定的分离/预示着来世的重逢//再见吧,我的朋友,不必话别无须握手/别难过,莫悲戚——/这世间,死去并不新鲜/活下去,当然更不稀罕。” 他就是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从上世纪中叶开始...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69人喜欢
文/宝木笑 世界吵闹而浮躁,从来都是。互联网帮助了我们,却也像是伊甸园的蛇,我们从未如今天这般能够如此便捷地艳羡别人,“定个小目标”“拥抱小时代”。满眼望去,隔段时间就有所谓贵圈重量级明星人设崩塌,过段日子就能看到运营团队包装出新的天才。至于“显贵”和“天才”的组合,我们是陌生的,我们已经习惯了没有传奇的岁月,我们已经麻木了话题炒作的喧嚣。 所以,认识、阅读和了解维特根斯坦是一种人生的幸福,这个生于1889年4月26日死于1951年4月29日的人,给我们以某种对抗庸常甚至潮流的勇气和底气。我们得...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14人喜欢
巴黎情场心碎了一个痴情的浪子,法国文坛诞生了一位落魄的诗狂。 文/宝木笑 十九世纪的世界中心在哪里?这当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其中一定有一个答案是:法国。在那个百年,法国不会像如今这样有心无力,为了“谁是欧洲第一”的虚名声嘶力竭,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强打精神,为了“谁是文化强国”的命题费尽心思。因为在那个百年,法国就是世界的中心,拿破仑让19世纪的前20年都属于了法国,即使普法战争再次战败,法国人也能建起一个叫巴黎公社的组织,再次震撼世界。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法国可以很骄傲地说:我们就是世界文化的中...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42人喜欢
文/宝木笑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纪伯伦 • 《论孩子》 很多人知晓纪伯伦的名字是源自上面那首诗,很多家长都提起过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的震撼。那种震撼不同于被新奇的事物震惊,而是一种豁然开朗后的深以为然。也许,这正是纪•哈•纪伯伦与众不同的地方,他很少有那种光芒万丈的演说,他更信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这个我们常常因为教育问题谈到的人,其实并不是教育家,而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可以用“...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22人喜欢
文/宝木笑 《三体》作者刘慈欣说:“阿西莫夫绝对是在中国拥有读者最多以及知名度最高的科幻作家,在我看来,《星球大战》可以说是基地系列的通俗版本。”当然,艾萨克•阿西莫夫远不止于此。他一生拿了七次雨果奖,三次星云奖,并被雨果和星云同时授予终身成就大师奖。他被公认为科幻文学史的“三巨头”之一,美国政府甚至为了表彰他为“拓宽人类想象力”所做的贡献,授予他“国家资源与自然的奇迹”称号。 就像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兼科普大师卡尔•萨根所说:“我们永远也无法知晓,究竟有多少科学家由于读了阿西莫夫的书、文章或一个故...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69人喜欢
文/宝木笑 英国大文学家萧伯纳曾说:“美国出了两个伟大的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和马克•吐温。”对于马克•吐温我们并不陌生,但对于爱伦•坡也许很多人不很熟悉。这位生于1809年,死于1849年的美国小说家一直备受争议,他生前生活总陷入混乱,他的作品也因为阴郁恐怖的内容和具有黑色特性的哥特风格,而被当时的文坛认为格调低下、难登大雅之堂,一直被边缘化。一直到爱伦•坡死后半个世纪,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和他的小说、诗歌及创作理论才在世界文坛逐渐得到认可并达到巅峰。 如今在欧美文学...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41人喜欢
文/宝木笑 1891年11月9日,马赛的秋阴雨绵延,理想中的秋日暖阳已经许久没有光临这间病房。房间里有两个年轻人,坐在床边的女子温和娴静、泪水涟涟,躺在床上的男子苍白虚弱,被截肢的右腿依旧肿胀剧痛,但这时的他却在安慰床边的妹妹。他望了一眼窗外阴霾的天气,无声地叹了一口气,而后用那双依旧漂亮的眼睛凝视着妹妹,最后说道: “伊莎贝尔,已经是秋天了……是离开的季节……走吧……我需要太阳……太阳会治愈我……” 第二天,1891年11月10日,这位男子去世。 他就是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象征主义大...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57人喜欢
文/宝木笑 阅读加缪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那种感觉有点儿像在一个雾霾的天气里长跑,你一边喘息着,一边窒息着。你明白你喘息得越快,你会吸入更多的雾霾,可是你就是想要跑,那种欲望让你无法停止,于是一件荒诞的事情出现了:你为了喘息而最终让自己陷入窒息。阅读加缪就是如此,每一个喜欢加缪的人都不会是一个甘于庸常生活的人,为了精神上的喘息,你阅读加缪,然而阅读的过程,就像你的那次长跑,你会逐渐感到呼吸困难。水泥森林中的生活碎片化了,碾碎成为齑粉,变成了一种霾,它们围绕着你的口鼻,狞笑着等待你下次张口呼吸。你...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62人喜欢
文/宝木笑 1857年8月20日,巴黎。天气湿热阴沉,街道散发着似有似无的地窖味道。人们一如既往寻欢作乐,内心却时常惴惴不安,听说英国有钱人手里的有价证券正在急剧贬值,遥远的美国大批企业倒闭,远征的英法联军好像正在南中国一个叫做广州的地方进行军事行动……总是有大事情发生,真是一个多事之秋。但是,这些所谓大事件比起今天司法部开庭审理的那个案件都显得不再重要,人们疯狂地涌向法庭,所有的角落都在兴奋地议论纷纷:那个叫做波德莱尔的家伙终于摊上大事儿了…… “一旦堕入笑骂由人的尘世,威猛有力的羽翼却寸步难...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宝木笑 2人喜欢
文/宝木笑 第一次听鲍勃•迪伦的时候,没有悬念的是《Blowing in the wind》。“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见苍穹;一个人要倾听多少次,才能听见人们的呼喊”,这样的歌词配着他“砂纸一样的嗓音”,倚着吉他声悠悠地荡过来,仿佛正在穿越半个世纪的阳光。它还配合着《阿甘正传》的加持,电影中珍妮一边弹着吉他一边哼唱《Blowing in the wind》,那个画面早于鲍勃•迪伦帅气的形象粘到了心里。1960年代对我们近乎一个古迹式的称谓,从小接受的信息多是鞭挞当时珍妮们的颓废堕落和混乱癫狂...
回复
<前页 1 2 3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人文 人物 读书 历史

宝木笑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