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
杨志的广播: 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曾在1940年(百团大战后)的作战会议上记录:(共军)之有限治安战派遣地方性武装(伪军)与非直接参战部队(丙丁级师团与其直属连队)可绥靖之。而我军攻势重点应在盘踞于豫西之汤恩伯兵团。(此处出自战后冈村宁次编写的《陆军战争史话》)。而在谈到蒋介石时,冈村宁次评价:看来敌军抗日力量的中心不在于四亿中国民众,也不是以各类杂牌军混合而成的二百万军队,乃是以蒋中正为核心、以黄埔军校青年军官阶层为主体的中央军。在历次会战中,它不仅是主要的战斗原动力,同时还严厉监督著逐渐丧失战斗力意志而徘徊犹豫的地方杂牌军,使之不致离去而步调一致,因此不可忽视其威力。黄埔军校教育之彻底,由此可见……有此军队存在,要想和平解决事变,无异是缘木求鱼。
江海一蓑翁的广播: 近期值得推荐的三本新书——图一是葛兆光先生关于海外中国研究论著的书评集,其评点的论著几乎都是海外中国思想史研究的经典佳作,而葛老师的书评,堪称学术书评的典范,既富于问题意识与批判视角,又能在原书基础上阐发新的学术命题与思考,很多书评本身,就是一篇优秀的思想史论文,值得参考。图二是从传播学和社会文化史视角,研究《晋察冀画报》的内容特点、读者定位、组织形式等的一部原创学术论著,其分析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图三则是一部精编版的中华主要地域文化的概览性手册,对于各地文化的介绍,均基于经典文学与文化作品里的记述展开,评点到位,对于希望了解中国各地文化概况,或者要为赴中国各地文化游提供基本参考的读者来说,都值得阅读。
Dhamma_Geek的广播: 之前写论文的时候看了一点瑜伽和生理学的东西,有些瑜伽士的确可以把心跳脉搏降到很低,暂时不知道这种人为引发的假死状态下限在哪里,会不会过了某个临界点就是不可逆的(死亡),总之印度黑科技,很有趣
小力子百合的广播: 1990年情人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旅行者 Voyager1号在飞离太阳系的过程中向着它背后的一次回眸,在它距离地球64亿公里外给太阳系拍摄了最后一张照片,然后飞向了茫茫的深空。地球在里面只有一个像素,而卡尔·萨根说下了下面的话: “再来看一眼这个小点。就在这里。这就是家。这就是我们。在这个小点上,每一个你爱的人,每一个你认识的人,每一个你听说过的人,每一个人,无论他是谁,都曾经生活过。我们所有的快乐和挣扎,数以千万自傲的宗教信仰、思想体系观念意识,以及经济学原理教义,每一个猎人或征服者,每一位勇士或是懦夫,每一个文明的缔造者或摧毁者,每一位君王或农夫,每一对陷入爱河的年轻伴侣,每一位为人父母者,所有充满希望的小孩,发明家或探险者,每一位灵魂导师,每一个腐败的政客,每一个所谓的‘超级巨星’,每一个所谓的‘最伟大领袖’,每一位我们人类史上的圣人或是罪人……我们的一切一切,全部都存在于这样一粒悬浮在一束阳光中的尘埃上。 地球,只是浩瀚宇宙竞技场上一个小小的舞台。想那鲜血流淌成的河流,仍由那些帝王将相挥洒。所以他们的胜利与荣耀,可以让他们成为这样一颗小小点的某一区间上,瞬间而逝的主人。想想有些永无止境的残暴,竟然就发生在这个小点上某个角落里的一群人、与几乎分不出任何区别的同样这一个小点上的另一个角落的另一群人之间。他们之间的误解能有多频繁,他们之间想灭掉对方的愿望能有多迫切,他们之间互相的仇恨能有多炙烈。 我们的故作深沉,我们想象出来的自我重要性,我们以为自己在宇宙里有什么特权的错觉,一直被这颗发着微弱蓝光的小点挑战着。我们的这颗星球,是一粒孤孤单单的微尘,被包裹在宇宙浩瀚的黑暗中。在我们有限的认知里,在这一片浩瀚之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救助会从别处而来帮助我们救赎自己。 地球,目前是我们唯一所知有生命居住的世界。其他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至少在不远的未来,可供我们这一物种移民。去看看,可以。常驻,不可能。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目前为止只有地球是我们的立足之地。 一直说天文学是一门谦卑的、同时也是塑造性情的学问。没有什么能比从遥远太空拍摄到的我们微小世界的这张照片,更能展示人类的自负有多愚蠢。于我而言,这也是在提醒我们,我们的责任:互相间更加和善的对待彼此、维护和珍惜这颗暗蓝色的小点--这个我们目前所知唯一共同的家园。 ”
魔弹射手马克斯的广播: 大多数人不需要哲学,哲学也不承担教育的功能。古希腊人通过音乐和体育进行教育,而哲学是少数人,或者说是异类才去从事的事业。城邦中没有哲学家的容身之处,同样,现代社会追求着机器式的运行,最害怕的就是其中的哪个螺丝钉突然有了自己的主意,理性的狡计在默默实现自身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有人关注到了理性本身。
理想国的广播: 分享网址 我怎样读书,就怎样生活 ①小学—通过把别人分类,自己便完全可以置身事外;②大学 —小说,真的是一个人的成年礼;③工作—坦然地对自己也对别人说 :都是谋生,都是谋生。
宛央的广播: 1.洛阳为什么叫魏爷而不叫外公? 汉献帝一生取曹操三个女儿为妻,曹操和汉献帝的关系是相当微妙的,献帝不甘做傀儡皇帝,曾经两次发动政变意图除掉曹操,但都失败了,曹操除了杀掉参与政变的董皇后和伏皇后外,并没有为难汉献帝,还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献帝。曹操终其一生没有篡汉自立,在他的庇护下,汉朝政权又延续了二十多年。而皇后曹节把篡汉这笔账记在哥哥曹丕身上,所以教育子女记着外公曹操的好,曹节母亲是卞夫人,当曹节随着汉献帝到山阳后,她思女心切,不顾曹丕阻拦多次到山阳看女儿,曹节让儿女称曹操为“魏公”,称卞夫人为“魏婆”,由于汉献帝夫妇在山阳威信很高,所以民间也流行称外公外婆为“魏公”“魏婆”,时间长了改称“魏爷”,“魏婆”。历史上河南是四战之地,人口流动频繁,豫西和豫西北的南阳距离很近,这样的叫法当是由山阳流传过来。称外公外婆为“魏婆”“魏爷”,在农村还相当流行。 2.如果有人很蛮横、跋扈、逞能、厉害,洛阳人会说:你真驾驷! “驾驷”什么意思?古代,天子乘坐六匹马拉的车,叫:天子驾六(这已经在洛阳得到了考古佐证);公卿驾驷(四匹马);平民百姓,一驾足矣。你一介平民,居然能和王公贵族一样,享有“驾驷”的待遇和特权,这话多带有不满、愤懑、或讥讽,有时也有羡慕、夸奖、佩服的意思。 3.古代,瓷器和丝绸一样,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元素。洛阳周边,就有遐迩闻名的汝州钧瓷和巩县窑,洛阳方言里,就有好几个词与瓷器有关。“这孩子,成色真好,长大一定有出息。”或“这孩子,又犟又倔,真烧不透!”“成色”、“烧不透”,应该是瓷器烧制或评鉴过程中的专业用语,用在口语里可谓妙喻生花。 说谁愚笨、不灵活,就用一个字:闷!为什么是这个字呢?这也与瓷器有关。民间,鉴别一件瓷器的烧制质量,通常是用手指敲一敲、弹一弹,然后听它的声响。如果声音清亮,甚或余音悠长,就表明质量上乘;若声音发闷发沉,就是火候不到,没烧透,不结实。 4.洛阳人在征求对方意见时很少用“好不好?”“行不行?”这类词,开口就是“中不中?”对方也以“中”或“不中”予以肯定或否定。估计来源于周以后: 住在镐京的周武王有个宏大的遗愿,就是在夏商旧都再建一座都城。成王时,周召二公带着测量器具,到洛水、瀍河、涧河一带实地择度,认为“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于是大兴土木,营建王城、成周城,这就是洛邑。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成为东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被称为“中国”、“中土”、“天中”。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网上看到喜欢的,无论它是否来自豆瓣,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