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意思的日记

Andrew
来自: Andrew (淮安) 2014-05-17 01:00:23创建   2024-01-03 08:37:23更新
每每看到有意思的东西都想保存下来
来自:豆瓣日记
JOJOORC/Z 851人喜欢
因为旅游体验太差,每次写起来都想吐,所以拖到现在。 2023 年 8 月 12 日到 8 月 22 日,和家人在云南旅游十一天,去了七个城市:昆明、石林、大理、巍山、香格里拉、丽江和鹤庆。共花费两万元,没玩好,没有美好回忆。 先记下每天流水账,特别长,因为太痛苦了。云南旅游坑的总结在最后。 8.12 郑州→昆明 痛苦指数 2/5 上午从安徽老家到郑州,再乘坐十一个小时的高铁到昆明,票价 860 元 / 成人。 漫长的旅程,就像婚姻从开头走到结束,从起初的兴奋,到几个小时后的麻木和痛苦,下车时,我...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滕子京的广播: 其实最合理的解释是三位室友集体下毒。 至于动机,不像很多文章极力渲染或暗示的,由于朱令家境好,才艺好,成绩好,样样都好,引起了室友妒忌。甚至某些文章还提到朱令个子高气质佳,室友们都矮胖,绰号小猪,往容貌羞辱的方向指引。 如果真是这样,从92年入学起就该结下矛盾了,毕竟朱令以上优点一目了然。而孙维和朱令的关系是94年下半年才开始恶化。朱令还因此说最亲密的人怎么就不亲了呢,说明此前和孙维关系很好。 一位靠近当事人的匿名爆料,《致清华和朱令案有关的铊们》,是目前说法里最可信的版本。动机就是朱令和室友作息不一致,在民乐团排练到很晚。宿舍10:40熄灯她不回来,12点关大门她才回来,影响了室友休息。 不要小看影响休息这件事,经历过失眠和神经衰弱的人会知道,一天一天睡不好觉是多么崩溃的事情。甚至最狠的严刑逼供,就是睡眠剥夺,不留下一丝皮肉伤,却能使最坚强的人意志崩溃。朱令和室友矛盾日益加深。 没药花园的一位北大毕业的读者C因此惊呼:这就是动机!因为她也对曾经早出晚归影响她睡眠的室友恨之入骨。 这个动机实在太简单,又太合理了。 孙维可能是一开始受影响较小的人,因为她和朱令都住上铺。两位外地室友对朱令敢怒不敢言。现在看来朱令一家是最大的受害者。但当时她远远不是弱势群体。遭到打压的两位室友才是。北京女孩朱令和孙维属于第一世界。只有她们打压别人的份。事情突然起变化是94年下半年孙维加入民乐团。仅凭猜测,此时可能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朱令和孙维这两位北京女孩产生clash。可能文艺骨干的朱令没有照顾到刚学中阮的孙维的面子,或者习惯众星捧月让别人都围着自己的孙维失去了大姐大的地位。朱令的妈妈也说朱令情商不高。同学也有爆料说朱令会直接说别的同学蠢。不知道朱令是否无意间伤害了孙维的自尊。二人关系极速恶化。 恨一个人到能下毒,中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两位室友恨朱令,隐而不发。而孙维一发怒,朱令危矣。不管是出于化学生的极端自信,还是傲人家境带来的天不怕地不怕,孙维决定搞事了。她拉拢两位室友,计划暗中下毒,让朱令「生病」,休学或留级,这样她们就能睡两年好觉了。 根据朱令头发检验结果,她从94年8月开始缓慢多次中毒。念化学的下毒者对剂量是有把控的,意图并不在于致死。一开始还仅仅是试探。谁料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朱令体质太好,中毒3个月都没有发病。于是她们加大了剂量,往隐形眼镜里下毒,导致朱令两次短暂失明。最后于一二九前夕出现腹痛,忍痛坚持演出后离校。 室友们的目的达到。正弹冠相庆,准备喜迎孙维小团体的另一女生入住114。结果朱令身体太好,经过两个月的修养,自行完成排毒,2月份又回来了!朱令妈妈曾提到,孙维曾建议朱令休学一学期,回家好好治病,不要来上学。朱令大一入学已19岁,比外地室友们大两岁。对于学业不怕苦不怕难的执着,还有对于年龄的顾虑,都使得留级对她是不可接受的。 室友诉求是让朱令留级,眼不见为净,不是要杀人,结果插刀插到一半,计划落空,三人又心虚,又气急,狠心加大了剂量,朱令回宿舍的一周内,彼此掩护,从中药、水杯这样便于掺入溶液的地方下手。95年3月这次中毒,达到了致死的剂量,若不是朱令身体好,都撑不过春天。接下来就是清华出示证明学生不可能接触铊,协和轻易排除了铊中毒,贝志诚网络求救,经过50天延误,朱令终于得到救治,但留下了永久性神经损害。悲剧的形成是一环套一环。如果下毒的人良心未泯,给出铊中毒的暗示(哪怕是匿名),如果清华不是出事第一反应是撇清责任,作出错误的误导,如果协和不是未经检验轻信清华的证明排除了铊中毒,甚至在外国专家给出建议后仍对铊中毒的可能性一笑置之,朱令的悲剧不会走到无可挽回的一步。在后来北大铊中毒的案件里,受害者及时解毒,没有留下不可逆转的伤害。Things went from bad to worse,事件里的每一方,都在能力所及的微小范围里保全自己那小小的利益,结果让错误越酿越大,走向失控。 至于后来的邮件串供,更可以看出不是一人作案。事件波及已大,天之骄子间脆弱友谊不足以支撑如此情形下为朋友义气作保。更加合理的解释,他们根本都是合谋,包括在事件里的不停搅黄的两位学生干部。就像阿加莎的推理小说,每个人单独的动机和在场时间分析来分析去都不对。因为每个人都是凶手。报案时没直接找警察局,报给学生保卫处,学生干部通风报信,五一休假伪装失窃,破坏证据。证据一旦破坏,只剩下人证,死不承认。95年未能破案,等到97年再重新调查,更无破案希望了。只剩下三十年无休止的罗生门。最终不了了之,可能是一开始便查清了集体作案,「一位女生已经这样,不能再毁了三个人的前程啊,」不要觉得荒谬,听过本校学工老师说过几乎一模一样的话,这比孙已去世的爷爷干涉更有可能。而后再想追究,要面临「掩盖之前的掩盖」,无论哪个机构,都担不起这责任了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五明子 596人喜欢
中贸圣佳2023秋拍(12月12日开拍)。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橘玄雅 225人喜欢
《闲人马大姐》杂考 橘玄雅 前言 本杂考仅局限于267集的《闲人马大姐》,不涉及后续的《党员马大姐》《超人马大姐》等剧。其中,由于第36集难以获取资源,因此当集内容依据《闲人马大姐:梁左纪念版》补充。原剧自第41集开始有字幕,个别情况下字幕内有错别字。以下考证,凡出自某集内容,以“(Noxx)”进行表示。马大姐自身的剧内事迹,基本与当集主题重合,考虑到文字过长,有所删减。 第〇章、《闲人马大姐》的相关背景设定...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春光 67人喜欢
还是发打码的吧,怕被锁贴。有兴趣的可以搜一下,很惊喜。 更新,第一...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林雨飞 232人喜欢
啊,2022年就这么过去了,我从去年年底开始观鸟,今年是第一个完整的观鸟年度了!虽然最后一个多月,因为种种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有出门,但这一年也是收获多多,还是要来盘点一下! 这一年我一共观鸟126次,看了282种鸟,其中在北京看了190种。没能上200有点遗憾,不过,反正鸟就这么多,慢慢看总能看到!很多次其实也不是专门去观鸟,而是出门的时候顺便看看。实在是水平有限,又没有耐心,所以这个数字真不算多。但这282种鸟里,有222种都是第一次见,刚开始观鸟的新人最幸福了,因为什么都没见过,见到什么都好开...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KnowYourself 90人喜欢
我有个朋友,最近经历了一件大离谱的事情。Ta的伴侣在和ta交往两个月后,坦白自己处在一段开放式关系中,已经保持了很多年。 Ta的伴侣还对ta说: 而当我朋友质疑对方为何在两人刚认识时不说时,对方支支吾吾表示之前没有合适的时机,并一再强调自己对于这段感情的认真。 由于朋友真的很喜欢对方,便开始纠结自己是不是可以借这次机会尝试一下开放式关系。 听到这里我连忙打断:你想尝试开放式关系可以,但你刚形容的这段故事只是单纯的欺骗,和开放式关系根本沾不上边。 开放式关系(open relationship)在...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aaron 3656人喜欢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3月18日,豆瓣网友@k 模仿卡夫卡经典作品《变形记》的开头,发了一条动态: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小区被封了。 这句话无异于吹响了创作大赛的号角,众网友纷纷转发评论,掀起一波“疫情文学”高潮。 这些评论有的来自经典文学作品,有的来自电影台词,甚至还有的来自诗歌,我把比较精彩的评论摘出来,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次测试,看看自己能认出多少部文学作品原型(正确答案在结尾公布)。 一、国外文学作品 1、豆瓣网友@苏张张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MELUKS的广播: 這解開了我多年來的疑惑,我以前一直以為把Sweden翻譯成「瑞」典是圖個吉利😂😂😂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猫叔Mack的广播: 拥有海量电影海报素材的网站,你可以搜到从1912年到现在所有已发行过的电影海报,同时还提供一部电影不同地区的海报,支持按年代、片名、演员、设计师等条件搜索。 地址:www.impawards.com

回复
来自:豆瓣相册
小呆猫 3125人喜欢
分类癖,穷尽癖,资源收集癖,植物爱好者的大爱。来源自网络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上好佳的广播: 我发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MELUKS的广播: 7歲的Thomas在學校告訴同學他的叔叔是超人,其他的孩子都不相信,還取笑他。學校老師還找他的媽媽來談話,說不鼓勵孩子撒謊。Tom媽媽回答,可是他沒撒謊,Tom的叔叔就是超人。 於是第二天,大亨就和侄子去學校驗明真身了。 同學們,🍋的滋味好呷嗎?😏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冬惊的广播: https://douc.cc/1eiAtR 《人物》这篇文章写得最好。希望大家在纪念许渊冲老先生的同时好好读读这篇文章,真正去了解他的故事,而不是一味跟风吹捧,盲目造神。 另外对他的翻译方法是否真的不容置疑,是否可以成为所有翻译学习者的榜样,本文的介绍也是非常客观的。 语料在更新,翻译理论在更新,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完全没有必要工作到90多岁,一部莎士比亚全集也没有必要出第1000个译本,比起他的译文(仔细看过的、真正有水平评价的人其实很少),许老先生的这种执拗更令人感慨。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李镜合 304人喜欢
在一些西方语言中H作为首字母时发音与否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就我们熟知的情况,现代英语单词中首字母H大多发音,但也有很多不发音,比如hour,honest等;法语则不发音,并且还把词首的H分为嘘音和哑音,后者则要和前面的单词联诵等,比如l'habitude,l'homme,H作为首字母形式上几乎等同于不存在。同属罗曼语系的西班牙语中H也不发音,意大利语则直接省略H首字母,比如意大利语的单词医院:Ospedale。但有趣的是,意大利的医院常常用一个巨大的H作为标识,似乎从语源上还能看到拉丁语演变中...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中原一点红 2692人喜欢
一次和一位也嗜读汪曾祺的友人聊天,谈到最喜欢的汪曾祺笔下的人物,我开玩笑说是邱韵龙。 我对邱韵龙的金句很激赏:“我宁可精精致致地过几个月,也不愿窝窝囊囊地过几年。” 小说里,邱韵龙是京剧团里唱二花脸的,是个很称职的二路。他高小毕业,在戏班子里文化程度算高的。邱韵龙精于算计,他也熟知北京的掌故 、传说、故事、新闻。他爱聊,也会聊。 邱韵龙不赌钱,不抽烟,不喝酒,唯一的爱好是吃。吃肉,尤其是肘子,冰糖肘子、红焖 肘子、东坡肘子、锅烧肘子、四川菜的豆瓣肘子,是肘子就行。 他二十二岁结的婚,娶的是著名武...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bookbug 8人喜欢
钱锺书是其家乡江苏《译林》杂志的编委,曾为该杂志写贺词,此事我们较为熟悉。近读李景端著作《风疾偏爱逆风行》,对钱锺书与《译林》的关系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杂志创刊时发生的“译林风波”。 1979年初,李...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陈十四 1人喜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现在收看的是,公众号陈十四独家播出的Gay...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中原一点红 2531人喜欢
真是后知后觉,看到这两天铺天盖地的纪念王小波的文章我才意识到,今年是王小波逝世二十周年了。时间过得真是快——这句话近乎俗套,却是我此刻心里最真切的感受。 一九九七年我刚上高一,那一年竟然有两个我后来非常喜欢的作家去世,一个是王小波,一个是汪曾祺。后来我在时光里读到他们,才知道九七年对我的意义。 一个作家,去世二十年了,书还有这么多人读(上个月中图团购王小波全集,秒无),还有这么多人在谈论在纪念,可见王小波不是速朽的,会不会不朽,还要留给时间评判。 我第一次读到王小波是在上大学时,是篇杂文,《知识...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玻璃象 243人喜欢
一开始是打算新书架放尽量放全集套装,因为书架是放前后两排,里外两排...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程雪衣 5238人喜欢
这件事蛮值得一记。大抵是这样的: 3月16日,某校研一学生高晗因为给一本乌拉圭小说《休战》打了两星,并评论说: “机翻痕迹严重,糟蹋了Benedett的作品。还是老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希望出版社至少找西语科班出身的译者翻译这些名家。” 译者韩烨(haize)在此评价下留言说: “友邻好。Benedeti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这本书的每句话都是认真翻译的,前后校对修改过很多遍。我能力有限,自知无法还原原文的风采,但是希望能多的人能读到这本我喜欢的书,翻译时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足之处请你多多...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周宏翔的广播: 就在前几天,我一个丢失iPhone的朋友最终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经过一个半个月的时间把手机找回来了,过程非常奇特,但是我觉得他的这番经历可以对丢失iPhone的人如何找回相当有参考价值,跌宕起伏,有点长,建议慢慢看:

回复
<前页 1 2 3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Andrew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