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数学学院课程教材

Kogorou
来自: Kogorou (上海) 2007-03-06 13:54:12创建   2023-05-16 10:57:05更新
豆列收录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5个系使用的教材(或者是重要的参考书),都是使用很长时间的好书,收录原则: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基础数学系,概率统计系,金融数学系,计算数学系,信息系老师编写的教材和参考书,顺序基本按照学习先后。现使用的教材在书的评语里已用******注明(但由于本人毕业多年对目前新情况的更新可能不及时,请网友或院友指正),最后部分为数学系编写的物理系用书。有些书可能有误,欢迎豆友指正和补充。(鉴于项武义先生曾多次在北大开课,故将他写的一些参考书列入其中)

一些非正式出版物:
王长平 几何学讲义
蓝以中 抽象代数
宗传明 数论讲义(初等数论)
王正栋 数学分析,泛函分析(I)(II),李群及其表示
王保祥 非线性发展方程讲义(近代偏微分方程)
郭紫华 调和分析与非线性发展方程引论
文兰 微分动力系统讲义(已正式出版)
冯荣权 组合数学(已正式出版)
陈天权 实变函数讲义
李文威 模形式初步(已正式出版)
田青春 代数几何

其它国内参考书请参见“Kogorou推荐的国内基础数学参考书”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429850/
和“Kogorou推荐的国内概率统计参考书”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701350/
其它国外参考书请参见“Kogorou推荐的国际数学名著”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31641/
科普书请参见“Kogorou推荐的数学科普书”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116362/
数论书请参见“Number Theory”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429990/
离散数学请参见“Discrete Mathematics”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460329/
本科数学学习可以参考复旦姚一隽的著名文章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42469/
256人
4866 人关注
1
来自:豆瓣读书
9.1 (694人评价)
作者: 张筑生(编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90-1
评语:我觉得中文数学分析的书中这套是最好的,微积分的细节很多,很难在写书的时候顾到方方面面,这套书几乎把所有基本内容都涵盖了,清晰易懂,张老师花了很大心血,在此缅怀他老人家。ps:偶这套书的第一二分册是张筑生送给方企勤老师的赠书。国内的书还有南开 李成章,黄玉民;中科大 常庚哲 史济怀;复旦 陈传璋 金福临 朱学炎 欧阳光中。中科大龚昇的微积分五讲和简明微积分。国外的书见Kogorou推荐的基础数学名著。“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国人写的观点最新的数学分析课本,张老师写这书也实在是呕心沥血,手稿前后写了差不多五遍.象他这样身有残疾的人做这样一件事情 所付出的是比常人要多得多的.以致他自己在后记中也引了"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这套书里,对于许多材料的处理都和传统的方法不太一样.非常值得一 读.唯一的遗憾是,按照张老师本人的说法,北大出版社找了家根本不懂怎么印数学书的印刷厂,所以版面不是很好看.理图里有. ”(姚一隽)
回复
2
来自:豆瓣读书
9.3 (367人评价)
作者: 张筑生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90-10
评语:这本书的洛必达法则的证明条例很清楚,各种情况没有遗漏的。记得当初在力学系用这本书做教材的时候都没有买,老师讲得很不“数学”,所以一直是自己在看南开的书,直到学完1年,翻阅时才发现这本书在很多环节上处理得都非常好,并且许多地方深入以后才能体会到,真是“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回复
3
来自:豆瓣读书
9.2 (320人评价)
作者: 张筑生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91-9
评语:从序言中就可看出张老师写书是怎样的,而不像有些抄袭,拼凑。有个关于斯托克斯公式的积分与路径无关定理,对曲面单连通的要求,一般书都不会讨论如何验证,张老师在这里对传统讲法进行了修正。
回复
4
来自:豆瓣读书
8.5 (249人评价)
作者: 林源渠 / 方企勤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3-11
评语:林老师编的很不错的数学分析习题集,据新版张筑生老师的数学分析新讲前言说是配套的,然后伍胜健老师的书也是这么说的- -b。上大一的时候教材科有本数学分析习题集非常好,是林源渠,方企勤,李正元,廖可人编的,(此书为老北大版数学分析配套习题集)。数分的习题集还有苏联吉米多维奇的数学分析习题集,相当有名,有不会的题翻翻即可,另外周民强老师的三册数学分析习题演练。推荐的书是裴礼文的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该书的第一版参考文献非常好,第二版被删了- -b)。
回复
5
来自:豆瓣读书
8.0 (13人评价)
作者: 林源渠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6-9
回复
6
来自:豆瓣读书
(6人评价)
作者: 林源渠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6-9
回复
7
来自:豆瓣读书
6.8 (18人评价)
作者: 彭立中 / 谭小江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5-7
评语:彭立中老师,潭小江老师编写的01,03,04级用的数学教材,当年用的是内部版,后来正式出版了。北大还有周民强,方企勤写过一套数学分析,另外王正栋老师写过自编讲义。最近新出版了伍胜健,陈天权老师写的教材。B站上有彭老师高等数学的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7053181?from=search&seid=7673989083978824378
回复
8
来自:豆瓣读书
(12人评价)
作者: 谭小江 / 彭立中
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2月1日)
出版年: 2005-12
回复
9
来自:豆瓣读书
(8人评价)
作者: 谭小江 / 彭立中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6-7
回复
10
来自:豆瓣读书
(2人评价)
作者: 谭小江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2-7
回复
11
来自:豆瓣读书
8.9 (18人评价)
作者: 周民强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2-09-01
评语:周民强老师写的数学分析教材,没看过,据说很难。上面谭,彭老师写的书基本参照这套书的体系来写的。周老师写的分析会讲许多历史,有很多注记,他写的实变函数论也是如此。
回复
12
来自:豆瓣读书
9.3 (11人评价)
作者: 周民强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3-1
回复
13
来自:豆瓣读书
8.7 (13人评价)
作者: 方企勤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2-09-01
评语:第三册是方企勤老师写的,方老师还写过一套比较老的数学分析的第一册
回复
14
来自:豆瓣读书
8.1 (27人评价)
作者: 周民强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6-7
评语:周老师写的书,为上面列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的数学分析的配套教材。题目还是比较难的。所谓“技重于练,巧重于悟”(序言)。每出一本涨5块钱。现在已出修订后的第二版。
回复
15
来自:豆瓣读书
8.0 (16人评价)
作者: 周民强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6-12
回复
16
来自:豆瓣读书
(13人评价)
作者: 周民强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9-5
回复
17
来自:豆瓣读书
(3人评价)
作者: 周民强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
回复
18
来自:豆瓣读书
(4人评价)
作者: 方企勤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86.02
评语:一套比较老的北大版的数学分析。三分册:第一分册:方企勤,第二分册:沈燮昌,第三分册:廖可人,李正元。只是翻过,质量应该还是很好的。
1回复
19
来自:豆瓣读书
(2人评价)
作者: 沈燮昌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86.04
回复
20
来自:豆瓣读书
(2人评价)
作者: 廖可人 / 李正元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86.04
回复
21
来自:豆瓣读书
(7人评价)
作者: 林源渠 / 方企勤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86
回复
22
来自:豆瓣读书
(1人评价)
作者: 方企勤 / 林源渠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90.11
评语:"北大的这套课本写得还是可以的,不过最好的东西还是两本关于习题的东西.大家知道,吉米多维奇并不是很适合数学系的学生的,毕竟大多是计算题(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那套被广大教师痛骂的习题解答其实有一个题的第二小题是没答案的,原因好象是编书的人也没做出来,好象是关于级数收敛的一个题目).相比之下北大的这本习题集就要好许多,的的确确值得一做.那本习题课教材也是很有意思的书,包括一些相当困难的习题的解答,96年那会理图里面有一本,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 "(姚一隽)
回复
23
来自:豆瓣读书
(1人评价)
作者: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数学分析与函数论教研室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61-7
回复
24
来自:豆瓣读书
9.3 (115人评价)
作者: 陈天权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9-8
评语:“同学们应该认识到:本讲义的正文介绍的数学分析的主要概念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基本联系只构成了数学分析内容的骨骼。经历了用数学分析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足够多的训练,并充分理解了数学分析与其他科学分支之间的联系方式之后,同学们学到的数学分析才会是有血有肉的。”——引自原书『序言』
回复
25
来自:豆瓣读书
8.2 (61人评价)
作者: 陈天权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0-03-08
评语:革新传统的数学分析讲法,融入了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测度论,泛函分析,fourier分析,微分流形的观点,习题的材料非常丰富,另外书后的附录也很不错,但是不适合初学者。2010年高等数学研究第4期有篇作者写的“数学分析教学中学到的和想到的”,比序言和附录更翔实。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1 12 后页>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这个书单的标签  · · · · · ·

最新留言  · · · · · ·  ( 全部 )

Kogorou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