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1的日记
来自:豆瓣日记
近来有人分享了一篇美国 Gregory Schopen 教授于2009年的讲稿的汉译,主要提到了早期僧团涉及的经济和财务管理事项。这当然是合理的、有根据的。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Sujato比丘下面这篇针对Schopen教授一些立论的批评。这位来自西方的南传比丘的论点当然也可能存有偏差,但却是反应了“学术研究者”和“佛法实修者”不同的...
来自:豆瓣日记
《漢譯南傳大藏經》〈犍度(第11卷-第22卷)〉卷21: (九)[0385a04] 時,具壽阿難言諸長老比丘:「諸大德!世尊般涅槃時,曾對我言:『阿難!我滅度後,僧伽若欲者,小小戒可捨。』」。。。(中略)。。。[0385a13] 時,具壽摩訶迦葉告僧伽,言:「諸大德!請聽我言!我等之戒,有關在家人,雖是在家人,亦知我等:此是...
来自:豆瓣日记
Jayarava's Raves Karma demands effects from conditions that have ceased to exist, while pratītyasamutpāda forbids it. So, now what? 27 January 2012 Rebirth is Neither Plausible nor Salient. http://jayarava.blogspot.com/2012/01/rebirth-is-neither...
来自:豆瓣日记
** 按:下文未经原著者同意转载!在此只供私下分享,请勿另行转载!** 摘自:佛法、佛學與佛教 (Facebook Group) https://m.facebook.com/groups/475590172487459?view=permalink&id=617560131623795&_rdr#619043648142110 王尚智 4-Dec-2013 8:52pm: 佛像做为「法之载具」,如同艺术品做为「意之载具」,从设计、制...
来自:豆瓣日记
** 按:下文未经原著者同意转载!在此只供私下分享,请勿另行转载!** source: https://m.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1539811952305&id=1087284690&set=a.2053101122286.2120912.1087284690&refid=28&_ft_=qid.5932267533977963748%3Amf_story_key.-2287452020...
来自:豆瓣日记
记录一些我说过的话,以备反思。 《与HappyChan339的豆邮 - 2013-04-01》 我虽未正式皈依三宝,对佛法僧三宝自认还是恭恭敬敬的,也没有打算皈依其他宗教。很愿意亲近善知识、为众生、为佛教出点细微的绵力,也为和师姐您一样的佛教徒们能建立正见感到欣慰。将来因缘具足时我应该还是会走入佛门的。 《卢舍那的广播 - 20...
来自:豆瓣日记
按:最近有一位“小明”师兄在组里的帖子回应中提到“植物有命但是没有情,是阿赖耶识变出来的”。我咋看以为是说植物和其他有情众生一样含阿赖耶识,所以认为“与佛法相去甚远”,后来才察觉自己是贻笑大方了。跟着又见到那师兄说“佛陀不许后世的弟子吃肉的,不管在任何的情况下”,又觉得他可能应该谨慎一些以免大家...
来自:豆瓣日记
最近,@[observer]老师[[1]],@[王喆]师兄[[2]],和@[南佳人]师兄,都直接或间接的提点了我的一个“坏习惯”,既显得太过局限(甚至执著)于引用文字了。可能有时那也会给人一种想借此来卖弄自己学识的印象吧? 其实我是如假包换的初学者,不是实修者。正如我[之前]说的,“还在闻与思之间游走,没能发慧。手上有一些佛...
来自:豆瓣日记
昨晚电视播映陆川的电影《南京!南京!》,不禁又想起苦难的人们在大环境的逼迫下抗战杀敌的抉择。身为佛教徒是该如何面对那些极端的暴行和家仇国恨呢?没有经历刀兵劫的我们,是何等的幸福啊!还是争取时间修福修慧吧。 《太虛大師全書》第26冊第十七編:答吳覺僧問 問: 本人在軍界不能戒殺,佛戒殺,軍主殺,其手段適...
来自:豆瓣日记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1303807/?start=0#365944549 2012-07-24 14:43:59 自在:师兄,请问是Accelon好用一些还是CBETA好用一些? CBETA(CBReader)与Accelon ========================== CBETA的网站与线下的阅藏系统(CBReader)都有提供很好的全文检索工具。 Accelon则是《印顺法师佛学着作集》光碟版...
来自:豆瓣日记
(转自香光尼众佛学院见晋法师面子书)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0775649/ 當一種信念與行為薰息成為習慣,深入心識,徹入骨髓,才有可能在生死瞬間,猶爆發出超乎常人想像的能量,竭盡生命力保護周遭的人。 一個平凡的人,吳斌,不僅保護24名乘客的生命,更激發成千上萬人的善念。 《大智度論》卷4〈1 序品...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网上看到喜欢的,无论它是否来自豆瓣,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