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丘推荐书籍之中国当代文学篇
中国当代文学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而言,是一个相当尴尬的存在,非但研究资料匮乏,甚至连许多重要的作品都无人知晓。中国当代文学已经形成了一个怪圈,只有作家和评论家在相互吹捧和倾轧,完全脱离了广大读者和群众基础,成了空谈的艺术。空谈之下,污水横流,郭敬明之流的文字垃圾制作者长据畅销排行榜,《鬼吹灯》之类的通俗小说大行其道,真正的文学作品却鲜为人知。大批的当代作家为五斗折腰,或投身影视,或在杂志和报纸上开设专栏,搞出一些廉价庸俗的电视剧,鼓捣出一些不痛不痒的文字,聊以自慰。鉴于中国当代文学对我的影响之大触动之深,用这样一篇文章来怀念我的阅读生涯,也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当代文学,按照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里面的划分,分为四个时期:1.从1949年到1966年,史称“十七年文学”,延续延安文艺和解放区文艺的方针和政策。。2.1966年到1976年,史称“文革文学”,其特点是文化专制和极端政治化。3.1977到1989年,史称“新时期文学”,开始恢复五四传统,百花齐放。4.1990至今,从宏大叙事走向个人化叙事,当代文学也在九十年代达到巅峰,然后迅速的走向没落。
在当代文学的四个历史时期里面,我个人认为“新时期文学”之前的两个时期文学作品大多流于表面,或歌功颂德,或狂犬乱吠,只不过是政府宣传手段的延伸而已,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学价值可言,而所谓“新时期文学”才是中国当代文学真正的崛起。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伤痕文学”开始,中国经历了类似欧洲文艺复兴的新时期,各种文艺思潮纷至沓来,大量的西方哲学和文学经典著作被引进中国。受其影响,各种文学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全新局面。从刘心武、韩少功等人为代表的伤痕文学出现不久便成为了历史,代之以顾城、北岛、舒婷等为代表的朦胧诗迅速席卷全国,一时间白衣飘飘,全民皆诗,诗人成为了大众崇拜的新偶像,其追捧程度不亚于今天的超女快男。小说界也不甘落后,以余华、格非、北村等人为代表的先锋派文学用各种实验文体打破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禁锢,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更加无限的可能性,同时标志着当代小说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从写作技巧到思维方式的全面引进。一时间,意识流、存在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几乎整个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流派都可以在中国找到各自的投影,刘索拉、徐星、马原、残雪、莫言、洪峰……也都成了不断引起轰动与争论的名字。然而好景不长,进入九十年代,当代文学开始显现疲态,诸多作家放弃了宏大的叙事,抛弃了理想主义的风格,转向了个人化风格化的写作,出现了新写实小说、女性写作等流派,形成了群雄割据众声喧哗的共生环境。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金钱至上的理念开始成为普世价值,中国当代文学逐渐失去了读者的支持和群众的基础,成为了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渐渐被人们所淡忘。然而正是十几年的西方思潮冲击和积淀,再加上中国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社会产生的诸多矛盾所提供的丰富的素材,让更多的中国作家走向成熟,中国当代文学最出色的作品均出自这个时期。从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到洪峰的《东八时区》《生死约会》,再到余华的《活着》、刁斗的《证词》、阎连科的《丁庄梦》、北村的《伤逝》等等,这些作品或描述在这个道德沦丧的社会里知识分子清高而又痛苦的坚持,或描述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带给普通民众的伤害,或调侃极权社会下悲惨的小人物苦中作乐无可奈何的心态,或描述中华民族最底层人民的麻木和生存的韧性,各有各的精彩,往往令人手不释卷。然而因为时代的错位,文学已成没落的艺术,让这些作品只能落得个被束之高阁鲜为人知的下场,不能不让人为之长叹。
好的文学作品是应该历久而弥新的,本豆列旨在发掘那些被忽视和被遗忘的中国当代文学精品,并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曾经辉煌的中国当代文学。
按照我做豆列的习惯,所有的书籍必须我自己看过且认为值得向大家推荐才会加入豆列,如有遗漏,还请见谅。
中国当代文学,按照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里面的划分,分为四个时期:1.从1949年到1966年,史称“十七年文学”,延续延安文艺和解放区文艺的方针和政策。。2.1966年到1976年,史称“文革文学”,其特点是文化专制和极端政治化。3.1977到1989年,史称“新时期文学”,开始恢复五四传统,百花齐放。4.1990至今,从宏大叙事走向个人化叙事,当代文学也在九十年代达到巅峰,然后迅速的走向没落。
在当代文学的四个历史时期里面,我个人认为“新时期文学”之前的两个时期文学作品大多流于表面,或歌功颂德,或狂犬乱吠,只不过是政府宣传手段的延伸而已,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学价值可言,而所谓“新时期文学”才是中国当代文学真正的崛起。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伤痕文学”开始,中国经历了类似欧洲文艺复兴的新时期,各种文艺思潮纷至沓来,大量的西方哲学和文学经典著作被引进中国。受其影响,各种文学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全新局面。从刘心武、韩少功等人为代表的伤痕文学出现不久便成为了历史,代之以顾城、北岛、舒婷等为代表的朦胧诗迅速席卷全国,一时间白衣飘飘,全民皆诗,诗人成为了大众崇拜的新偶像,其追捧程度不亚于今天的超女快男。小说界也不甘落后,以余华、格非、北村等人为代表的先锋派文学用各种实验文体打破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禁锢,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更加无限的可能性,同时标志着当代小说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从写作技巧到思维方式的全面引进。一时间,意识流、存在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几乎整个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流派都可以在中国找到各自的投影,刘索拉、徐星、马原、残雪、莫言、洪峰……也都成了不断引起轰动与争论的名字。然而好景不长,进入九十年代,当代文学开始显现疲态,诸多作家放弃了宏大的叙事,抛弃了理想主义的风格,转向了个人化风格化的写作,出现了新写实小说、女性写作等流派,形成了群雄割据众声喧哗的共生环境。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金钱至上的理念开始成为普世价值,中国当代文学逐渐失去了读者的支持和群众的基础,成为了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渐渐被人们所淡忘。然而正是十几年的西方思潮冲击和积淀,再加上中国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社会产生的诸多矛盾所提供的丰富的素材,让更多的中国作家走向成熟,中国当代文学最出色的作品均出自这个时期。从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到洪峰的《东八时区》《生死约会》,再到余华的《活着》、刁斗的《证词》、阎连科的《丁庄梦》、北村的《伤逝》等等,这些作品或描述在这个道德沦丧的社会里知识分子清高而又痛苦的坚持,或描述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带给普通民众的伤害,或调侃极权社会下悲惨的小人物苦中作乐无可奈何的心态,或描述中华民族最底层人民的麻木和生存的韧性,各有各的精彩,往往令人手不释卷。然而因为时代的错位,文学已成没落的艺术,让这些作品只能落得个被束之高阁鲜为人知的下场,不能不让人为之长叹。
好的文学作品是应该历久而弥新的,本豆列旨在发掘那些被忽视和被遗忘的中国当代文学精品,并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曾经辉煌的中国当代文学。
按照我做豆列的习惯,所有的书籍必须我自己看过且认为值得向大家推荐才会加入豆列,如有遗漏,还请见谅。
评语:1.能让中年男人燃起一丝激情的,惟有一场爱情。2.楚云易散,覆水难收。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楚云的出现,本就是一个美丽而虚幻的梦境,而将美好撕碎,才是生活的常态。3.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更改的行程和死亡。借楚云之口,说给自己听。宜生的困境,在于在庸常而堕落的时代,有着超常的精神洁癖,抑郁症是他无法与时代和解的外在表现。而楚云本身,只是宜生的红楼一梦而已。4.贝拉塔尔、塔可夫斯基、伯格曼,德彪西、白居易、麦尔维尔、鸠摩罗什,通篇都是符号,这里面,既有对中产阶级的讽刺与揶揄,也有草灰蛇线的谜题暗示。5.戏剧化的故事设置,耐人寻味的细节描述,开头与中间的场景互文,与《隐身衣》的人物互文,貌似简单的作品,也成了叙事的迷宫。
评语:刘醒龙是被我一直忽视的当代作家,这次阅之,惊觉那批八九十年代的作家,其实个个都有独到之处,不可小觑。整本小说集按题材分为三部分,《倒挂金钩》《牛背脊骨》,以魔幻的笔法,写大别山区村民的生活和历史,时代造就的荒谬、传统生活的坚持和瓦解,光怪陆离的景象,读之后背泛起丝丝冷意。《孔雀绿》《黄昏放牛》写工厂和农村的改革,针砭时弊,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城市里工人揭不开锅,“过去穷总说是资本阶级的剥削,那现在穷是谁在剥削?”此等质疑,放到当下,依旧有力。农村更是危机重重,“光种田是过不开日子的,发财的都不是种田人”。辛辛苦苦种一年,到头来,卖粮的钱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再加上各种苛捐杂税,难怪没人种田。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即便废除了农业税,农村情况依旧,有时候真的怀疑,我们十几亿人的口粮,从何而来?《秋风醉了》《菩提醉了》是当代官场写照,对底层官吏的刻画,入木三分。里面所有的人物,除了争权夺利算计他人之外,几乎没做过任何对社会有利的事情。这些官吏,就是用纳税人的钱供养的寄生虫,然而悲哀的是,官场文化深入人心,草民们最大的愿望,不是希望官吏能为他们办实事,而是慨叹自己为何没成为寄生虫。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任丘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
- 任丘看过的韩国文学 (1人关注)
- 中国摇滚经典专辑-个人向 (12人关注)
- 重听欧美摇滚史 (16人关注)
- 韩国摇滚漫谈 (30人关注)
- 任丘荐影之韩国篇 (766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