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神经阿兮要变身
来自: 神经阿兮要变身 (厦门) 2013-05-06 10:45:57创建   2022-01-25 10:18:21更新
2人
690 人关注
来自:豆瓣日记
单向空间 110人喜欢
对于单向空间来讲,2021 年并不是多么踏实的一年。 虽然不似疫情初始时那样令人措手不及,疫情的反复依然常使我们感到忐忑——客流太少、活动延期、嘉宾无法到场……每一个问题都会给书店再添几分重负。 但幸好我们还在努力地对抗、折腾着,今年单向空间依然为读者提供了许多有意思的主题陈列和大量的优质好书,试图以单向独有的方式重建人与外界的亲密联结,与书籍、与自然、与他人,甚至,与自己。 每年,会有超过 100 万读者经过单向空间。“We read the world”,来到单向的读者应该都熟悉这句话。这是...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藤原琉璃君 627人喜欢
人不是时代一粒尘,也不仅仅是统计数字中的一位,“人生是错过不再的,那里所流的血也是真真实实的血(而非故事而已)”。 提示:本文约18000字,阅读可能需时20—30分钟。 《阅读的力量》 阅读有什么意义?并非创造者、生产者,仅仅是阅读;既然已不是十八世纪,出声社交性的朗读也已极为少见——在今天,拿起一本书意味着隔绝社交(英国著名二手书店“书店”店主 肖恩·白塞尔 语,出自他的《 书店日记 》续集《 书店四季 》)。那么,只剩下阅,视线于一行行文图扫过,脑内进行或不进行激烈的神经元放电,勾连激活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霜月落 1512人喜欢
2021年是我认真做读书总结的第四年,一共读了33本书,主要集中在政治、思想、历史等非虚构领域,数量不算多,年过三十之后工作和生活琐事增多,每年30本左右的阅读量、10本左右的精读加书评差不多就是自己的极限了。年末照例整理一下今年的书单,选取一些今年印象深刻的好书详细地点评和安利一番。 我的历年书单与好书推荐: 2020年个人书单与好书推荐 2019年个人书单与好书推荐 2018年个人书单与好书推荐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学习现代思想能够帮助你学习怎么做一个‘清醒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Jackie 2553人喜欢
今年的读书总结,想引用赫尔曼·黑塞的一句话:“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总结依然是分成三部分:一,书单;二,关于读书的梳理和反思;三,好书推荐 第一部分:书单 今年的书单粗略了分成了四大类:历史,小说,科幻,评论、随笔、其他。 历史和科幻是每年都要读一点的。关于过去的记载和关于未来的想象,对于我来说,各有自己的独特魅力,甚至会互相交叉互相影响,蹦出奇妙的火花。如果历史告诉你的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那么太阳系之外更广阔的空间呢?如果我们在宇宙的尺度上是飞速闪...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未读 50人喜欢
现代人的毛病真的很多,自己宅在家会孤独,在聚会上会犯社恐,上班天天累,辞职又焦虑,选择多了有恐惧症……是不是感到条条中枪到膝盖巨疼?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不必紧张,今天我准备了10副不苦口的良药——10本哲学书! 虽然常有人会说,大哥你读哲学,读它有什么用啊?但今天推荐的这10本书,在你感到生活多艰、想要放弃的时刻,它们真的能救你一命! 几乎是世界上最智慧的一群人,他们给你开的药方,还不看看嘛? 不保证药到病除,但求以毒攻毒救你一命! 战胜绝望和抑郁 《存在主义救了我》 翻开这本书的目录,前几章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罗成 32人喜欢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获奖,行为经济学近些年很火,研究人的非理性行为,甚至有宣称行为经济学要干掉(推翻)新古典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是理性人假设),但是主流经济学界认为行为经济学是对主流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和补充。 行为经济学大红,因为这是经济学里面相对容易学习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非常实用,也就是可以避免很多日常生活的陷阱和套路,好学实用,下面十本书可以让你从入...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罗成 3913人喜欢
哲学难懂是众所周知的,如果只是了解,市面上倒是有不少入门好书,我把自己看过和了解到的入门好书整理和你分享,希望你能轻轻松松感受到哲学的乐趣。 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赵林教授说过“哲学就是哲学史”,所以一般哲学入门都是从哲学史入门。 说到哲学史最著名的可能要数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其实我并不建议0基础的哲学小白从这本开始,因为一个是太厚,上下两册,很多人可能读不完,另外,这本罗素的个人色彩太重,很多他个人的感受,个人觉得不够简练客观。 哲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太难了,我们不如从最简单的入手。 这里推荐...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偶尔蓝 49人喜欢
文章来源于陈志勇官方网站http://www.shauntan.net/books.html(经作者授权) 翻译:皓月 晨屿 校译:一丹 作品简介:谨防评论! 一方面,对于每一幅画或每一个故事,我有很多话要说,因为它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出版后我有许多有趣的想法值得分享。另一方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理想国 3232人喜欢
两年前,理想国曾发起一个线上活动——请大家说一说知道的好译者: 一本出色外版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离不开译者。说一说你知道的译者吧!不论资辈,不论是否出名,不论翻译作品的类型,只论你是否认同或喜欢。 留言众多。大家提到的名字:周作人、傅惟慈、朱生豪、汝龙、罗念生、傅雷、何兆武、董乐山、荣如德、力冈、戴骢、周克希、柳鸣九、刘文飞、黄灿然、余泽民、孙仲旭......要么翻译成“家”(有的自身还是非常出色的作家),要么虽不那么知名但翻译的作品有口皆碑。真不敢想象没有这些翻译者的耕耘,我们的人生会缺失多...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Zoeyyn 4365人喜欢
早晨是我一天中最喜欢的时间,我常在前个晚上就期待着早上的到来—— 晨光似乎有一种能够抹去前一天所有疲惫和不愉快的能力。新的一个早晨开启了各种新的可能,所以对我来说每个早晨都需要被充分利用,在上班前为自己加满油才能顺利展开一天。 营养均衡的早餐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一顿好的早餐也能让一天充满幸福感。对于上班族和学生党来说可能早上的时间不够好好准备早餐,很多人往往就随便吃个面包或代餐,有的甚至会直接跳过早餐。其实吃一顿好的早餐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最好是提前一晚上或者周日的时候做...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不动风 1047人喜欢
宣布二胎放开的那段时间,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这个话题。有人欣慰自己恰...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小煜明天就发财 15人喜欢
曾在微博看到一个外国小女孩和她爸的搞笑视频。大意是父女俩吃早点时,小女孩一直用稚嫩的声音向爸爸提问,一个接一个的“为什么”,几乎让她爸答到崩溃。视频就两分多钟,除了让人捧腹之外,我还发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事实:外国小孩的思维实在是比国内的活跃太多了...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曾于里 2346人喜欢
关于读书的好处、读书的意义,已经不必多谈了,从小到大,我们从老师、家长、媒体乃至于我们自己的阅读体验中,听得足够多、看得足够多、也感受得足够多了。不过,当“多读书”成了一种“舆论正确”时,反倒鲜有人去思考,该怎么读书才是真正的“好”,或者说,是否也存在某些可能,“多读书”反倒弊大于利?本文有意对此展开思考,读书虽好,但它是否也可能存在着哪些陷阱呢? 屏蔽书籍以外的知识来源 古语有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的是只读书,书中有着一切。在古代中国,这句...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段本司 21人喜欢
2017年的一个热门话题是中年焦虑。如果说9月份“保温杯事件”还略带温情,年底42岁的欧建新从高楼一跃而下,则堪称血淋淋。 欧建新是中兴通讯程序员,他跳楼的原因是什么呢?行业衰退,职场倾轧,家庭问题,财务危机,人们从各个角度解读。最引人共鸣的还是中年焦虑。看似成功的中产阶级,幸福的小康家庭,实际内外交困。他们长期焦虑,身心俱疲。 明明工作努力,生活越来越累,真让人沮丧啊。很多人说,还不是你太贪心?既想生二胎,还想买二套房,背着债生活,当然很苦啊。 持此观点的人不少。可是,在物质发达的城市,多生一个孩子,多买一套房,这种需求很过分吗?什么时候二胎也成了奢侈品。中产阶级大多举债在身,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不这么做,他可能买不起房,每隔几年,财富缩水一大尺。谁甘心越努力越沦落? 当然,本文不是要讨论欧建新之死,而是谈当今社会普遍的焦虑。明明物质高度充裕,心灵却异常紧张,这常被视为“资本主义病”。真是...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这谁顶得住哇 701人喜欢
08.02 今天早上我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我现在抑郁和焦虑的程度都已经很轻...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Lens 2918人喜欢
2004年11月9日凌晨时分,一名女作家离开了家,留下了一封打印的字条: “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一直在为生或死的决定而纠结。当你相信你拥有未来时,你想到的是一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而当你不相信时,日子不是以天——而是以分钟来计算的。” 在信中,她绝望地请求家人的原谅,原谅她用死亡来逃避未来那些痛苦和烦恼的岁月。 当天上午九时许,她的遗体在一条乡村公路旁的车里被发现,系开枪自杀,年仅36岁。 她就是张纯如。 在二十多年前,鲜少有人知晓南京大屠杀的西方世界里,她写了一本书把真相公诸于世。 也许大多数人...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简单心理 371人喜欢
12月18日,韩国娱乐公司SM Ent.发布声明称,男子团体SHINee成员金钟铉于18日晚间在清潭洞附近的医院内死亡。 他在朋友们透露的遗书里写道, “我从里面开始出了故障,一点一点啃噬我的抑郁最终将我吞噬。” “如果问我为什么走了,那是因为太辛苦了。” “不是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吗?为什么那么辛苦的原因。” 他的确说过很多次了。 他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过,他在镜头前恸哭过,他甚至去看过医生、寻求过帮助,可人们还是给了他做好准备的时间,给了他立好遗嘱、写好遗书、在没人知道地址的公寓楼里租好房间,点上炭...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KnowYourself 1186人喜欢
以前听人说过,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太敏感了”。这句话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显得有一些贬义的暗示。那么,究竟有没有一些人真的比另一些人更加敏感呢? 心理学研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 Elaine Aron是最早对高敏感人群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在她的研究中发现,15-20%的美国人属于高敏感人群。同时,她也研发了一套“你是高度敏感的人吗?”的自测题。想更确切地了解自己是不是“高敏感”的人?点击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CuJWtfEaYnqb64Nc_WrQKw...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鸟川芥 346人喜欢
这篇文的大部分两个月前发在知乎专栏。现在很难找到一个合适写想法的地方,我就把那里当私人博客用了) 经常有人在豆邮、微博私信和我的个人邮箱里求问,有些是关于画画的,有些是关于怎么用画画来生活的。 关于怎么用画画生活,其实没法回答,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不一样,处世的能力与境遇也有差异,导致最终的结果往往不同。 关于绘画的学习,可以把最近的一些想法分享出来。 最近在读一本书,叫《勒瑰恩教你写小说》(勒瑰恩就是《地海传奇》《黑暗的左手》的作者,星云奖和雨果奖得主) 里面有一段关于学习方式的话非常有共鸣。(曾...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文涛vs伟文 1588人喜欢
此贴已过期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网上看到喜欢的,无论它是否来自豆瓣,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神经阿兮要变身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