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靜年的日记

桃花靜年
来自: 桃花靜年 (Chicago) 2014-11-26 18:01:46创建   2013-08-12 17:58:33更新
来自:豆瓣日记
桃花靜年 0人喜欢
西京漫记 来到大同已经三天。 未来之前,对西京大致有两个印象:一个是泛着马背味道的辽西都,谈不上风沙漫漫但却曾是马蹄奔腾,拓跋家族征勇过得土地,雄阔却不刚烈的辽式建筑,加上神情宽肃的佛像联缀出一个混合晚唐与北地的风貌。第二个,则是李笠翁在《闲情偶寄》里面谈论妇人的脚,说道了兰州大同两地的女子甚美,小脚捏着柔弱无骨,走起来倒堪比男子,步履如飞。 两个印象南辕北辙,一个稳厚,一个逸邪。 走在华严寺,抬...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桃花靜年 1人喜欢
从云南已经回来将近一周。此处彼处都在下雨,雨声里哗哗啦啦,飘荡那么一些夜余梦里回访的高原点滴。 高原之行,本身感动不多。不知道是这些年自我流放过于频繁,还是已经于本心之中找不清楚故土与异乡的边界,总觉得走到哪里,哪里都是异乡,哪里都是瞬息万变与异乡艳遇之后的冷寂。 喜洲是个有趣的老村子,旅游团叫嚷而过,被带去看的严家民居其实是后人的仿作。真正想去造访的地方,在村子四方街的正中,写着严家大宅,现在...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桃花靜年 1人喜欢
廊院情深 文学作品里面的建筑空间近来引起了文学研究者的兴趣。结合起来触及实物的建筑史、艺术史,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里面的空间被越来越多的发掘和阐释。研究是一个层面的活动,而阅读又显得有些不同。在读者阅读抒写空间的文本的时候,空间依旧是一个基于文字的抽象概念,但是在抽象之中触动和潜在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体验。 《源氏物语》的平安朝城市、宫苑、府邸交织拼杂,形形色色里面落落大方。在木格子门、木格子窗和低...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桃花靜年 0人喜欢
在场者 今天读到源氏物语2001年英译本的前言,译者Royall Tyler谈到了阅读小说的时候我们容易忽略的关于“隐私”和“独处”的理解。 在译者看来,平安朝贵族的生活里面,有与我们当代人所理解之不同的隐私和独处。贵族的女性,尤其是宫廷女子,往往身边有着不同等级的女官和侍从;而贵族的男子自然身边也跟追着身份稍微第一些的伴读,以及仆人。Tyler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源氏物语》小说里面反复出现的关于夜半幽会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桃花靜年 0人喜欢
在平安时代,物语文学和诗歌文学有比较大的差异。物语更像是给女性来娱乐和玩赏的方式。《源氏物语》最初的欣赏方式,很可能是宫廷受过汉文化教养的女性朗诵故事,皇后妃子女公子等贵族女性则会静坐在旁边倾听。到后来也不断有手卷介入,她们听故事的同时,翻看手边插图注释一样的画卷。女性,纯文学。与中国的文以载道、讽谏不同,日本早期的物语文学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政治的表达。似乎更接近于现代意义上面的纯文学。关乎内省...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桃花靜年 0人喜欢
芝城今日大風,將會落雪。來此異鄉已經數月,最近這種思念越發的強烈,我想念北京。 這種思念,是血液裡面流淌著的。無關人事,似乎沒有任何具體的理由。 分外想念故宮,數度夢裡回去。武英殿前面的長廊,遊客甚少在此走過,高高的台基,高高的紅色的柱子,走在下面會隨時被巨大的陰影吞沒。巨大的湮沒掉任何一個個體的安全感。或者是太和殿前面坑坑窪窪一直沒有重修的磚地,每次走都會把腳腕扭一下兩下。沒有樹木,除了雜草,...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桃花靜年 0人喜欢
清明节了。 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是祭奠故去的亲人的时刻。 记得很小的时候,陪着母亲去给外公上坟,昏黄的地垄上,有鲜绿的麦苗。坟地一旁,有成片的杏花树、梨树和桃树,花朵分别是水红色、雪白色和粉红色。童年时,对花朵有天生的敬畏感,那花瓣太轻,太夺目,一团一团的,是质地上好的纱,花蕊纤细优雅,在风里颤动,有白色的梗和深红的头。长在苍老的枝头。因为没有叶子,没有绿色,那鲜亮的红的白的粉的,更加触目惊心。这...
回复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桃花靜年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