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前的日记

烛光前
来自: 烛光前 (北京) 2014-11-26 16:53:31创建   2016-07-31 00:57:42更新
6 人关注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31人喜欢
有预感这将是我发的最受欢迎的一个资源。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样的,反正我是在听过索科洛夫演奏拉莫和库普兰的钢琴作品之后才真正爱上这位大师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太好听了。 不过如果要是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技巧就能弹得这么好听,那就大错特错了。古典时代之前的键盘...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12人喜欢
这个不用多说了。 曲目如下: 莫扎特(幻想曲一首,奏鸣曲四首): 01 Mozart Fantasy in C minor K.475 Schwetzingen, May 22nd 2001 02-04 Mozart Piano Sonata No.14 (K. 457) Schwetzingen, May 22nd 2001 n.b. c小调幻想曲与c小调奏鸣曲是连在一起演奏的,中间...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50人喜欢
索科洛夫的商业录音非常稀少,其中肖邦作品不过第二钢琴奏鸣曲、练习曲op.25与前奏曲op.28. 但其实,肖邦作品与贝多芬、巴赫以及舒曼并列为索科洛夫演奏事业的核心,他演奏过的肖邦作品数目众多,只通过商业录音来接触这位伟大的钢琴家无益于管中窥豹。 所幸,这位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34人喜欢
《见证》真的是伪作吗? 罗逍然 撰 (同志们请怒推怒转!) 写作该文的目的是要捍卫肖斯塔科维奇作为抗争者的形象,并不是要得出《见证》绝对是真作的结论(尽管这个结论在最近10年的学界已经基本无可辩驳了,比如阿什肯纳齐、哈罗德勋伯格都予以支持,甚至Fanning教...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1人喜欢
Multum interest inter otium et conditivum. [3] 'Quid ergo?' inquis 'non satius est vel sic iacere quam in istis officiorum verticibus volutari?' Utraque res detestabilis est, et contractio et torpor. Puto, aeque qui in odoribus iacet mortuus est q...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0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57人喜欢
罗逍然 撰 切利晚年的慢速演绎根源于他所信奉的音乐哲学:时间在音乐中只是一种介质,需要听到东西越多就越需要放慢速度,好让所有的元素都能清晰地展现出来。 但事实上,我们在听切利的音乐时会看到许多与这个信条相违背的东西: 比如,慢板乐章或慢速的乐章并不是...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15人喜欢
音乐对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音响里的声音了,而必须要带来心灵上的感悟和智识的升华。我听的音乐已经不都是唱片了,而是各种流出的风衣录音与广播录音,主要来自各种网盘与油管。 10,阿巴多的马勒十与大地之歌(2011年柏林爱乐) 这场演出带给我了许多对晚期马勒的全新的理解。详情请参见http://site.douban.com/widget/articles/4164402/article/13802467/ 9,李赫特的兴德米特钢琴作品 包括ludus tonalis(暂译为‘调性游戏’...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18人喜欢
第一篇请移步至此 第二篇请移步至此 第三篇请移步至此 第四篇请移步至此 欢迎分享推荐,谢绝转帖,欢迎关注我的小站:)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2人喜欢
这是我最早的古典语言翻译习作,拿出来看看挺亲切。 四篇都有,不要着急,慢慢来。 全文请移步至此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4人喜欢
独家中译,请勿转载,欢迎分享推荐:) 全文请移步至此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0人喜欢
正文请移步至此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2人喜欢
全文请移步至此 独家中译,欢迎推荐分享,请勿转载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32人喜欢
所谓春天播种,夏季耕作,秋日收获,对我来说,夏季就是复习的日子,所谓学而时习之,就是收获之前最重要的——在学到的东西上面反复培育与耕作。 最近复习工作的重点就是伯恩斯坦的诺顿讲座与《文心雕龙》的第一卷(也就是前五篇)。 今人对《文心雕龙》的研究过于...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15人喜欢
拙译均直接译自拉丁原文,网上似乎难找,只为方便诸位。 圣母悼歌(Stabat Mater)中译-拉丁原文对照,请移步至此 感恩赞(Te Deum)中译-拉丁原文对照,请移步至此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5人喜欢
现在基本写不出正经文章了,但是和同志们的讨论非常有启发意义,也能让我把自己的观点和知识梳理起来。要是丢了还着实可惜。 请大家移步此处看正文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97人喜欢
作者:罗逍然 理解一个作曲家音乐语言的核心,一般是通过他的声乐作品进行分析(参照史怀哲对巴赫音乐的理解),配合以当时对一般曲式的流行的使用方式。巴洛克时期的很多主要作曲家,我们几乎能够从他的歌剧作品中分析出一套“音乐词汇表”。而这些作曲家的后人们——即使是那些最伟大且最有革新精神的作曲家们也都要借鉴并使用这些语汇(事实上,“革新”这个词就意味着他们是扎根于过去的传统中的,参照亨德尔清唱剧中的三度...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6人喜欢
赫西俄德的时代以前流传下来的一切叙事诗作品(包括《伊利亚特》、《奥德修纪》与一些叙事诗残篇)都被认为是荷马所作,我们已经把“荷马”当作古代行吟诗人的总称。这些叙事诗作品的宏伟结构、精巧构思与巧妙笔法甚至包括一些前后不一致的写法都让古典语文学家们愈发倾向于一种观点,即这些叙事诗(包括完整的《伊利亚特》与《奥德修纪》)是经过无数行吟诗人反复增添、加工、修订后完成的(《古希腊文学史》),也可以将其看...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64人喜欢
阿波罗尼俄斯的《阿尔戈英雄纪》(Argonautica)是古希腊时代除了两部“荷马叙事诗”[1]之外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长篇叙事诗,仅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对这部诗作展开认真的研究。 《阿尔戈英雄纪》问世于古希腊时代末期,对古罗马文学乃至其后所有的叙事诗人们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荷马叙事诗”是后世诗人永恒的榜样,但“荷马”的时代太过古远、深厚,要接近其真正的精髓需要一把钥匙,对于古罗马时代以后的叙事诗人们,《阿...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20人喜欢
先说一句,本文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版本比较。。。 瓦格纳1849年在《艺术与革命》中提出了综合艺术(Gesamtkunstwerk)的概念,这个概念讲歌剧有责任把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等等艺术元素结合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音乐与戏剧(或言诗歌)的结合。不过他并不是第一个注意到戏剧与音乐要在歌剧中得到最高效有机整合的作曲家,亦不是结合得最成功的一个作曲家。 尼采在批评瓦格纳的时候提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瓦格纳后期最成功...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10人喜欢
上次写这个已经是半年前了,之间也多次想写写,但实在太多了,没办法,文字工作者只能每天与音乐为伴。列出的只是认真听过的(也只能列印象比较深的一部分),零散随意听的不列入 1. 梅特涅尔(Medtner)三首钢琴协奏曲,Tozer演奏,老Jarvi指挥。 这些曲子有太多内容,写得基本无懈可击。它们不知名不代表不伟大。 KUKE网或唯美网搜“Medtner” 2. 布鲁克纳f小调弥撒,切利指挥 至纯。 巨鲸上搜“Celibidache” 3. 马勒,三部...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烛光前 6人喜欢
列出的不包括零散听的,都是全曲录音 很可惜,来源全部是盗版盘与网上。 1.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集Vol.1 谢林与海布勒 PHILIPS小双张 高贵而不流于甜腻的琴音,可以考虑作为这些曲目的首选,有时间把Vol.2也去买了。感谢这套盘陪我度过了最艰苦的翻译时光。 2. 瓦格纳《众神的黄昏》 出自Keilberth1955年的Ring Cycle Testament高价版 的确是很棒的版本,当然还不能撼动卡版指环在我心中的地位。不过也是能让我在宿舍里花4个多小...
回复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烛光前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