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的视野

丁萌
来自: 丁萌 (Tōkyō) 2008-06-21 15:28:53创建   2019-11-20 08:59:17更新
小时候一时兴起,列了这么个豆列。如今再看,已经陈旧不堪了。豆瓣上也另有很多“鲁迅研究的视野”,而鲁迅研究这个东西,本身也愈发地壮大起来,颇有点“咸与革命”的意思了。这个豆列停止更新。
39人
389 人关注
来自:豆瓣读书
8.1 (191人评价)
作者: 【日】竹内好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3-3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5 (86人评价)
作者: 【澳】张钊贻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0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8 (180人评价)
作者: 〔日本〕丸山昇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1
评语:作者也算日本鲁迅研究的著名人物,偏向考据和史料辨析的写作。书中涉及鲁迅后期与左联的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5 (199人评价)
作者: [日] 伊藤虎丸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8-08
评语:伊藤虎丸对于鲁迅的解读的名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在之前的两个中文选本中体现的他对于鲁迅早年论文和小说的理解。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7 (291人评价)
作者: 罗岗 / 顾铮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3-12-1
评语:周蕾和张历君的文章,很好地将鲁迅与文化研究的视野相结合,不敢说这种做法有多大的生产空间,但可以参考。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182人评价)
作者: 刘禾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2-6
评语:同样,这本书不是“鲁迅研究”专著,但书中对于“国民性”的讨论,以及对于民族国家文学的探讨,都对于理解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的路向很有帮助。另一方面,从这样一种角度解读竹内好,也要比孙歌形而上学式的阐释靠谱许多。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333人评价)
作者: 李欧梵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2-5
评语:国外鲁迅研究的名作,最著名的发现是《狂人日记》的两重结尾,在大方向上与汪晖遥相呼应。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1 (739人评价)
作者: 李长之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年: 2003-1
评语:最早的一本“鲁迅研究”专著吧。经过竹内好的重读,这本书就很有意味了。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6.9 (1259人评价)
作者: 太宰治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06-1
评语:这本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鲁迅研究”,甚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鲁迅研究,而是关于鲁迅的小说。被称为“太宰鲁迅”的《惜别》,把鲁迅改造为一个想象“东亚共荣圈”式的留学生形象,可以看成是对《藤野先生》的误读;在某种意义上,竹内好对《藤野先生》的理解可以与此对比。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4 (168人评价)
作者: 伊藤虎丸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1
评语:竹内好的弟子,用其师的思路研究《狂人日记》,可以看作对竹内好《鲁迅》的延伸和补充。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8 (977人评价)
作者: [日] 竹内好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5-03
评语:在重新理解“文学与政治”的语境下,这本书可谓恰逢其时。其实竹内好的《鲁迅》很多年前就有过译本,但这次却提供了一个重新发现日本鲁迅研究的机会。所谓“双重抵抗”,也把鲁迅从个人带向了集体。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8 (775人评价)
作者: 钱理群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3-08
评语:如果说《死火重温》是一个先声,那么钱理群的这本演讲录可以说是“实践”——重读鲁迅的杂文,虽然与九十年代后的“去政治”式的鲁迅理解还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已经重新展开了一个集体性视野的可能。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7 (180人评价)
作者: 汪晖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0-01
评语:不得不说,汪晖的敏锐度很高,当其他人重新关注起鲁迅早期《河南》论文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这种鲁迅形象可能是一种“去政治化”的结果,《死火重温》要突出的恰恰是被遗忘多时的作为革命者的鲁迅。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8 (1311人评价)
作者: 王晓明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01-5
评语:几乎是鲁迅传记里最有名的一种,大体上是新时期鲁迅研究路向的评传,归根结底两个字:痛苦。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9 (233人评价)
作者: 汪晖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2-05-01
评语:汪晖的名作,可以说,此书与钱理群的《心灵的探寻》一并开一代鲁迅研究之风气。不同于钱理群,汪晖从鲁迅的文本细部考稽其与西方哲学的关系,并拈出“中间物”、“反抗绝望”等关键词,塑造了“抵抗”形象的鲁迅;同时,对鲁迅研究的批判性总结也说清了自己研究的起点。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7 (101人评价)
作者: 王乾坤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99-07
评语:至此,八十年代以前的鲁迅研究就差不多了。王乾坤这本书,几乎是硬生生地把鲁迅安置到现代西方哲学的脉络(尤其是存在主义)中,个人并不看好这本书,但作为一个比较大的研究路向的转变,这本书可算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因为它自言自语。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5 (31人评价)
作者: 王瑶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0-1
评语:王瑶、李何林、陈涌,这些都鲁迅研究绕不过去的名字,也奠定了中国教科书上鲁迅评价的基础。革命论的鲁迅也好,救中国的鲁迅也好,能够把文学与政治以隐喻的方式接连在一起,至今不可小觑。另一本是陈涌的《鲁迅论》。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9人评价)
作者: 瞿秋白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0-12
评语:非常重要的书,“从进化论到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出自瞿秋白,能够以这样的理论视野把鲁迅一分为二,也算得上是那个年代特有的手笔了。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6人评价)
作者: 张梦阳著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2-12
评语:同上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16人评价)
作者: 张梦阳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2-1
评语:作者专研鲁迅研究史,可惜眼力不济,在资料整理方面颇值得参考。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4 (107人评价)
作者: 鲁迅博物馆 / 鲁迅研究室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0-09
评语:要了解生平,与其读什么评传,不如踏踏实实翻看年谱。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14人评价)
作者: 王锡荣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年: 2002-12
评语:比较扎实的考据,澄清不少疑问。
回复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这个书单的标签  · · · · · ·

最新留言  · · · · · ·  ( 全部 )

丁萌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