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对
来自:豆瓣日记
作为最早一批在互联网抗击新冠的志愿者,这三年我们都在和这个看不见的病毒都争着。很惭愧2020年4月份之后我除了写了一篇《 疫情居家期间,找回生活掌控感的8件事 》,也没有做过更多事情。但依然可以偶尔在朋友圈看到NPC这种之前一起战斗过的组织一次次的冲到疫情的前线。 最近身边的人都陆陆续续阳性了,我也一直在和他们分享一些康复过程中的tips,但感觉很有限。我发现还是有很多人对于如何处理发烧等问题有着根本上的认知误区,今早离我最近的一个朋友也阳了,我七点钟醒来看到她发烧的消息马上叫了闪送给她送退烧药...
来自:豆瓣广播
就是说 大家在职的也是一样 不要担心说会不会被裁 万一被裁了以后怎么办 找工作要多久 搬家也很麻烦 等等这些问题 不要什么都没发生首先给自己束缚 不要畏惧可能发生的改变
首先你要明白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 在往后几十年里屡次换工作是必然的 重新找工作搬家是必然的 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 你愿不愿意都没辙 现在早不是几十年前那种在一个公司里可以安稳干一辈子的年代了 一切都不是你靠着忍气吞声就能求仁得仁的 哪天公司倒闭了都未可知 你在这一厢情愿什么呀? 到头来憋屈个三五年给自己闷出病来了 还是竹篮打水 何必呢
所以不要因此而小心翼翼看脸色 不要逼自己超负荷运转去达到别人不合理的要求 不要弄得自己压力和负担很大 你就一天八小时到点儿走人 他们觉得你行就继续用你 觉得你不行也不代表你真的不行 相互不一致你也不需要继续浪费时间留恋了 下一个更香 反正嘛 找新工作也是早晚的事儿 现在走又何妨呢 以后的事谁知道呢 不是吗
我们有这种选择的机会 比起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模式 总归还是好的 你不干 我不干 人员流动大 它们业务开展不起来 慢慢就支撑不下去了 相当于我们在逆向淘汰一些公司 而不是无论多么烂的地方都有人被迫给它们打工一辈子
所以现在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 不被别人支配 不被别人安排过来的工作内容左右 想明白什么是对自己真正有益的什么是在浪费时间 弄清楚究竟怎样才能保持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让我们可以随时跳槽都不必担心
我们得对最新的东西保持了解 无论是技能也好经历也好业务范围也好 怎样才能跟上行业变化不掉队 无论跟谁聊起来都觉得你是个可用的人 这是我们需要从现有工作中获得的最重要的东西 而不是说只是去量化自己每天又为现公司收拾了多少烂摊子 觉得自己因为加班了几个小时所以可能提高了印象分 庆幸说了几句好听话成功向BOSS表了忠心 所以公司应该需要你吧? 他们暂时应该不会赶你走吧? 应该至少能保住现有的工作吧? 错 这些都无法转化成你本人的实际价值 是你在进行一些表面化的盲目讨好 当你想明白前面那些点 提升了自我有了真才实干之后 你再也不必讨好别人
再就是每天去上班 你就把自己打扮漂漂亮亮的 有个盼头 这里不是说必须化妆服美役的意思 而是说基于你自己的审美喜好 总有新买的项链包包衣服鞋子吧 不出门的话就没地方穿没地方用啊 对吧 现在上班就是图一个心情好 就是去玩 就是找个地方 每天美美哒 就是出门活动一下拿日薪完事儿 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车到山前必有路 不用赋予自己什么沉重的使命
退一万步讲 最差的情况又能怎样呢 我们姑且还算是靠脑力赚钱的人群 高低能找到个坐办公室吹空调的活儿 现在无非就是说 还算有点自我追求 想要向上筛选尽量找好一点的公司 不是吗 再不济还有体力劳动 要么去奶茶店打零工 或者学个什么美甲之类的技能 时薪二十块一天也饿不死你 给人打扫卫生洗碗刷马桶 总归是饿不死你 (没有说这些工作不好的意思 只是说人总是会有出路的 为了生活 不丢人) 就是不必那么惶恐地杞人忧天 不用逼自己迎合别人
来自:豆瓣广播
在这朝不保夕的动荡里 我变得很"短视" 我 每一天都要幸福 并且是现在 我必须现在就幸福 我不想像夸父逐日那样透支自己去追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 我所做的一切事情 都是因为我喜欢才去做的 有钱难买我乐意 当心哪天我不舒服不高兴了 一切就都拜拜吧
来自:豆瓣广播
有伴侣以后 我发现我失去了“死”的自由 我本可以做事不考虑后果 我本可以冒险不考虑后果 我本可以非暴力不合作不考虑后果 现在不行了 因为我需要去未来履行承诺 爱的代价是 你会记得 “不能在雨中过马路被车撞死了”
来自:豆瓣广播
项飙的《把自己当作方法》里的一些很有深度的让人重新思考自我和世界关系的句子,值得排一下:
「怎么理解现在所谓的“透彻”和“通透?」
项飙:那种通透是不成立的,如果这样的话,世界就不改变了,历史就是静止的。
事实上世界一直都在变,通透的人怎么去解释这个变?如果说一切都是随机的不可言说的,那是反历史的。
深刻是从网状知识结构中来的,而那种犬儒式投降式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买完菜、做完饭,其他什么都不管,只是消极地用最小耗能法去应对,生命也可以维持下去,但就停止思考了。那就把生命的活的网变成一个死的点。
「关于教育的符号化」
我们总体的社会环境,有很强的冲动要把人符号化、象征化,这个大学,那个名人,很多人都是抱着五颜六色的泡泡在漂。
年轻人要有勇气去问:这是在干什么,这个大学好在哪儿,跟我有什么关系,名人不名人的,先看看他在说什么,说的东西有没有趣,直截了当地去理解。
符号是靠大家撑着的,如果不撑它,符号就没有了。把符号化的东西消解掉,形成有机的小群体、横向的领导力,不要指望有父母亲式的人物给你保护。
我们从小的教育符号化太重了,要摆脱那个,用比较自然的方式问问题,用有机的语言说话。
「什么是真正的主体性」
整个社会科学就是学习培养主体性。主体性不是说“我很厉害”、“我很特殊”,完全不是这个意思;
而是说我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我和世界是什么关系,我看到了什么,哪怕我的看法不对,但是应该把自己怎么想的搞清楚。
大学不是去树立范例,而是要去寻找例外。
「关于'证明自己'」
要证明自己其实就是没有自己,意思是说,要通过已经预设的原则和标准,别人的逻辑和流程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其实是取悦别人,把自己搞没有了。
不一定要遵守那么多惯例,不一定要听所谓主流的意见,想做的事不一定做不成,同行的人不一定都会掉队。
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这么一种可能,问题可以一点一点辨析清楚,工作可以一点一点循序完成,狭窄的自我会一点一点舒展,在看似封闭的世界结构中,真正的改变就这样发生。
「如何将个人经验问题化」
个人经验的问题化起源就是对自己的不满意,讲来讲去都没有深度,不有趣,于是开始抱怨,抱怨体制、抱怨父母、抱怨童年,就开始问题化。但个人经验本身并不是那么重要,把个人经验问题化是一个重要方法。
我们关心的是世界,不是自己,现在关键就是从哪里开始了解这个世界,同时也更好地了解自己,把个人自己的经历问题化,就是一个了解世界的具体的开始。
我对自己不满意,看自己的成长经历,同时也要看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别人怎么会想到这些事情而自己看不到,这样才能不断地看到很具体的世界。
今天的小世界不是自足的,是建构出来的,没有一个物质的边界。正是因为建构,原则就变得很重要,给自己造一个小世界,就要给它定义,你干什么,原则是什么,要为什么服务。
来自:豆瓣广播
刚刚分享了这条https://douc.cc/2QeliQ广播到我们群里,有个姐就说起来她前夫的事情。
20年初xx爆发那会儿,那时候这男的还不是她前夫。
刚开始抢不到菜,有次她好不容易抢了一斤排骨,她前夫趁着全家都在忙,端起盘子一口气把排骨都吃光了,事后这男人言:饭都好了,我看你们不吃以为你们不想吃。
她80多岁的外公外婆从房间到餐桌走得慢了点,也一样一口都没吃到。
有时候抢不到肉,餐桌菜素一点,这男人就在饭桌上翻白眼,扒拉米饭扒拉来扒拉去,一副吃不下的鬼样子。
后来她让这男的自己做,结果男人故意打烂碗碟,浪费配料和肉,把厨房几乎毁掉,十八件套的碗碟摔得只剩下3、4个,男人这样子做就是故意告诉家里人,如果让他做家务就是这个结果。
哦对了,她一开始要离婚时候这男人不同意,后来过一阵子突然同意了,是因为这男的家里已经给他物色好下家了。。。
来自:豆瓣
本视频将从 “铁笼”及框中框构图 等视听符号出发,以 心理防御机制(本我、自我、超我)理论角度,解析奇车各个角色的内在心理困境,并从依恋理论简析小户川与碇真嗣的异同。
来自:豆瓣广播
看了B站上“二舅”的视频,首先很能理解,它为什么火。它无疑戳中了时下年轻人的痛点,并死死按住穴位,一通按摩,这确实挺舒服的。往更深层看,它更戳中了一种集体潜意识,其文化根源来自悠久的农耕文明。正因大自然是如此强悍,不可抗拒,人只能接受被主宰的命运,别无他法。渐渐地,在这种不得已的隐忍中,“苦中作乐”便成了道德。可怪就怪在,这套脱胎于土地的生存智慧,到今天仍有市场,且越来越有市场,只能说明,当下年轻人的处境实在险恶。
其实“二舅视频”营造的幻象,很好戳穿。也不需要什么传播学知识,只需一个常识:用短短11分钟来定义一个人,怎么可能?
如果说一部120分钟的传记片,尚且只能呈现一个人物的侧面,11分钟又够干嘛的?它势必经过更严苛的筛选和更高度的提纯,也势必因此而越发失真。这是不消说的常识。
于是这段视频与其说拍的是“二舅的生活”,不如说是“既定生活状态下的二舅”。它从始至终就不是二舅个人的胜利,而是选题的胜利,是创作者的胜利。
从形式上看,这段视频也很有迷惑性。它拍得很像一部短纪录片,但实际上,它只是一次“音配像”。
我们知道,在电影领域,画外音是最具强制性的存在。说什么,往往比拍什么,更能传达创作者的意志。所以这段视频虽伪装的像是纪录,但其实是纪录的最反面,是创作者把自己的想法原封不动地念给你,而画面、二舅、乡村,只是素材。
当然,我并不是想质疑创作者的诚意,也不想质疑,一个早就离开村庄的人能对留下的人有多了解。我只想提醒,拍摄者与被摄者的距离往往决定了影像的成色。
整段视频中,二舅始终没说过一句话,叙述全依赖于创作者的讲述。这本身就隐含一种不对等,即被摄者的失语与拍摄者的强势。也极易让人把转述错认为自述。
也正因这个距离的存在,“美”产生了。毫无疑问,这是滤镜的效果。而所谓滤镜,就是用“我们希望看到的样子”替代原貌,使美被放大,丑被遮盖。
而且在这个对苦难的美化过程中,往往隐含另一种残忍。它最终达成的是一种命运的对比。是在把苦难崇高化的同时,又将观看者推向高高的看台,通过俯视他人的不幸,来体认自己的幸运。
这是一种变了花样的忆苦思甜,也是隐隐的庆幸。但归根结底,是一种残忍。
更不用说,过分强调个体的坚韧、勇敢,都是在变相为社会免责。
“知足常乐”固然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人生信条。但这里隐含一个前提——“美好生活是否可能”。若这个前提不成立,一味强调知足常乐,无异于教人忍气吞声,无论大环境如何,挨着、受着就好。如果美好生活本身是一种可能,那么知足常乐,才显示一个人的境界。
至于当下的大环境如何,我也不能知道,大家各自评判吧。
最后说一句,二舅的视频已被大量的主流媒体转发,我相信这也是它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看似是底层的小插曲,实际是当代的主旋律。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