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剧评/影评
来自:豆瓣日记
重温《血色浪漫》,就像回忆青春。我仍然记得第一次看它时涌动的复杂情绪、和当时亲密的人爆发的争论。我并不是一个先知先觉的人,十几年前也没有读懂它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十几年后,瘟疫正在全世界蔓延。 越来越多的人凭本能意识到:我们熟悉的世界已经终结。 此时此刻,追溯那个世界是怎样形成的,就成为一件特别有意义、特别急切的事了。 一言以蔽之,《血色浪漫》塑造了“后三十年社会中坚”的群像。他们中年时活跃在官产学媒的舞台上,仪表堂堂、风度翩翩;青年时却是另外一幅模样:在北京城里打架、斗殴、做流氓。很少有人能...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综述:红与黑(上篇) 楔 子 真实,严酷的真实——丹东 一部作品若能做到让你在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自我审视,拷问、思辨戏剧中每个角色行为背后动机铺置的意义,那它所带来的感触,远不会随着时间消逝,反而历久弥新,如女儿红般越陈越香,也只有这种余味的记忆才令你每一次的回顾产生源源不绝地新认知。我毫不介意推翻自己初看此剧或看剧过程中形成的固有观念,甚至选择在追的途中放弃划分善与恶...
来自:豆瓣日记
2020年5月28日是英国小说家Evelyn Waugh经典作品《故园风雨后》(Brideshead Revisited,又译《布园重访》)首次出版75周年的纪念日。 为纪念Brideshead Revisited小说首版75周年,霍华德城堡的策展人Christopher Ridgway博士将围绕《故园风雨后》与霍华德城堡的关系、1981年的电视剧版和2008年的电影版的幕后故事等内容进行一场网络直播( Webinar ),直播在北京时间5月28日晚20:00(GMT时间PM 13:00 )在Z...
来自:豆瓣日记
Netflix10月推出的短剧《艾米丽在巴黎》,一共10集,每集30分钟,周末花半天时间看完,就像吃了一顿五颜六色的马卡龙下午茶,甜、腻、齁,却也乐在其中。 莉莉·柯林斯饰演剧中女主角艾米丽:一个来自芝加哥的、20来岁的美国妞。由于某种巧合,她得到一个去巴黎工作的机会,给一间策划公司担任社交媒体运营。剧情就从这里展开。剧呢就还是Netflix驾轻就熟的小妞剧套路,因此观众看到的也还是传统美国视角下的浪漫之都巴黎,香槟红酒法国餐,俊男美女会打扮。 近几年,大众一直有关于“巴黎综合症”的讨论。所谓“...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是一部于1987年由英意中三国合拍,著名导演贝尔纳多•贝尔托鲁奇执导,讲述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的史诗电影。该片在1988年获得了贝尔格莱德国际电影节第二名、巴黎第13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外国片、联邦德国电影艺术协会奖和第60届奥斯卡九项大奖,成为当时最受关注的影视事件之一。无论在美国、欧洲还是日本、中国台湾地区,《末代》的票房也都获得丰收。 第一次获准在故宫实地拍摄并得到中...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等待 Pride(译名:冰上悍将/冰上恋人)中反复讨论的主题就是“等待”,等待中的恋人,甚至可以说是“等待中的女性”的形象。Aki(亚树,竹内结子 饰)在等待失去联络的、“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的男友从国外回来,Haru(里中春,木村拓哉 饰)则把理想的恋人描绘为“下定决心要等心爱的男人回来的女主角”,而他本身也是一场“等待”的执行者之一——等待自己多年前抛弃两个儿子的母亲的归来。 在恋爱中,“等待”具有一...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天知道我把钢琴段落的名场面反复看了多少次。拍手称赞的不是lulu的钢琴弹的有多好,而是选曲和氛围简直堪称教科书级的青春恋爱指南! 这首钢琴曲经弹幕科普,叫做i love you-riopy。云音乐可以找到。 所以让我们来看一下,一部用心的好剧是怎么把气氛拱起来的(教你...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说实话,我作为一个被广大亲友盖章认证过的“豆瓣小清新”,都实在无法get到这本书,已经看了3/4,想来想去还是弃了。也可能自己年纪大了,越来越无法消化纯文学作品中约定俗成的那种自怨自艾。 自怨自艾这件事啊,就跟祥林嫂口中的阿毛一样,点到为止最好,想太多还都得写下来说出来,就会变成全天下所有自怨自艾人统一无差别的一种俗气。前面100页我还看得挺耐心的,后面很多条线索就开始挨个自怨自艾起来,我就有点儿腻烦了...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一个真诚有趣的乐队节目,选手有年轻人的青涩,但人物群像做的很好,喜欢这种野生没有被驯化过的小孩,比流水线上加工出来的多了很多血肉和灵魂。导师队伍里,郎朗很逗,娜娜漂亮有趣,朴树的眼睛里有星星,紫琪很专业,南南有明日的情怀。选手里面谈吉他的和吹唢呐的印象很深,特别是吹唢呐的小孩,太会说了,用怂怂的气质说着最横野的话,还有奶拽奶拽唱funk的小孩,很有趣,值得一看。
来自:豆瓣日记
一、 伯格曼《处女泉》的电影DVD中,有一段李安的采访花絮,大概是说,这部电影当年引进台湾的时候,对18岁的他造成的震撼和感动。“一部电影,他如此平静又如此暴烈,如此深刻的质疑上帝的存在。” 比起后面的《野草莓》或者《第七封印》,《处女泉》并非伯格曼最深沉的作品。但显然,已经具备他完整的思想雏形。那就是对基督教的质疑,对上帝的拷问,以及对人性救赎的探寻。 伯格曼出生于瑞典传统的天主教中产家庭,有着极为理性的性格底色,但是这种理性并未给他带来平静和出口。他求助于宗教,但是理性又让他反复去验证宗教的...
来自:豆瓣日记
大家新年好。 因为我元旦出门玩了,所以今天才看完备受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 先说一下,对于这部电影,我个人的认可度是比较低的。 我相信我基本不属于会被批判为“看不懂这部电影”的那类人,但我之所以觉得它不好,是因为我认为,在这部作品里导演开始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炫技愿望(并且失败)和无效自我表达。 影像层面,《地球》仍有可圈可点的设计,比如蟒蛇、比如蜂蜜、野马等等,但是这些设计有两个问题。 第一、它们都是破碎而做作的。比如说像白猫李鸿其吃苹果的片段,直到看完观众也是摸不着头脑的,所以它在功能性上是...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部分内容转载自微博用户@53711 怎么形容,这部剧就像春风一样舒服的撩动观众的心 特别是金材昱和朴敏英两位的神级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不是随便两个演员搭都可以出的,包括很多,形象 气质演绎风格气息和相处氛围节奏都这么搭这么喜欢的对手戏男女演员就不知道啥时候了...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韩剧《坏男人》剧终了,据说编剧的灵感来自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我这里用这个词,不是指原意,原意以红来比附法国的军装,以黑来比附神父的黑袍,我这里的红,指的是善和光明,黑指的是恶和阴暗。 这是两个阴谋家的交织在一起谱写的故事。 先说小小阴谋家文在茵。翻译的名字很好,很有文艺气息,但文在茵本人却物质而拜金,按理,她是不讨喜的人物。她也的确不讨喜:用低级的伎俩妄图钓到“洪泰成”那个公子哥,愚蠢而又固...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这离奇的故事促使我不断网络搜寻,直到看到刘心武先生的这篇文章: 刘心武的文章 我正在家里心情大畅地准备行装,忽然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不免吃惊——门外站着我们单位的一位负责人。 那是1983年初冬。我被安排参加中国电影代表团到法国参加南特电影节。中国电影代表团的名单是由当时电影局长石方禹拍板的。当然,电影局还必须征得我那时的所属单位——北京市文联的同意。很爽快,甚至可以说是很高兴地同意了。第二天就...
来自:豆瓣日记
《步履不停》是我最喜欢的一部是枝裕和的电影。 因为它非常的浑然天成,而且情绪很饱满,它就像是把压抑了很久的话,终于说出来了的那种感觉。 那么这个压抑许久的话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影片最后,男主角良多说的那一句话,他说:我这个人啊,总是慢一拍。 其实是枝裕和在写这个剧本之前,他最先想到的,就是这句话:人生路上,总是慢一拍。 在整个故事还不是很清晰的时候,他就有一个执念,就是无论如何,都要让主人公在最后说出这句话。 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他对自己人生的一个感悟。 而这个感悟,就源自于他对死去的母亲的一份...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