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eitgeist
小海的广播: 我有个做翻译的朋友,这段时间发了一堆语言相关的短视频,前两天喜滋滋的告诉我,他在抖音上有5000粉丝了。 我笑着告诉他,5000是系统告诉你的数字,实际可能只有50个人,甚至5个。 我豆瓣账号用了九年,真正关注我的人大概就200个。知乎更少,有50个我就谢天谢地了。这倒不是说豆瓣和知乎会给人送僵尸粉,但事实就是,绝大多数网站的绝大多数用户只是随意注册了个账号,随意点了个关注,然后就再也不来了。 这是最乐观的情况了,起码关注你的是个真人。从关注到转发、点赞甚至评论全是机器人这种事,在微博鼎盛时期(八年前)就不再是新闻了。 就拿抖音来说吧,我专门密集的观测过,抖音相当多数视频下的评论是很有问题的。发评论的是不是真人就不好说,点赞数量就更不必提。相当经常的,我会在一个视频下发现一条犯了常识性错误或与视频内容无关甚至相反的评论,但它的点赞数却是最高的。 然而事实上,这就是互联网的常态。一个人一条没有价值的内容,因为机缘巧合而成为高赞热评这种事,每天到处都在发生。而中文互联网由于假大空的乱象尤其明显,所以一方面,大家似乎早已习以为常了,另一方面,某些事实不正常的情况,因为它不正常的没有那么明显,反而逐渐会被划归和接纳为正常的。 微博粉丝是假的,公众号点赞是假的,电视剧播放量是假的,手机销售排行榜是假的,百度热搜是假的,直播在线观看人数是假的……在几乎不存在真实的中文互联网,我们习惯了假,并逐渐把假当成了真。 当然的当然,最最乐观的情况,你所看到和接触到的全部都是真的,那也不代表有更好的事情发生。 因为被赞同这件事很多时候无关对错高下,仅仅代表你说出了别人想说出的话或误认为正确的话。由于我们所有人对几乎所有事情都不够了解,所以在网上,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赞数越高的评论,水平越低甚至干脆就是错的。 点赞可能源于荒谬、无知、偏见,但点赞数带来的虚荣心却是实际存在并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态,进而塑造他的思维/行为模式乃至最终改变一个人的。 你的评论被3000个机器人点了赞,这件事不可怕,但你认为你的评论值得3000个赞,这就很有点可怕了。 虎扑步行街的经典案例,有人发现《喜剧之王》某段配乐下一条高赞评论存在事实错误,就去发私信质疑。结果高赞的造谣评论主却这样回复私信: “我只是可怜你,你要知道,我有三万赞,而你放了什么屁却没人知道,这就是现实,折射出的是你要么年龄尚小,要么出身社会中下层。一般享受到制度多一些好处的,都不会有这样不负责任的言论。多大了孩子?多读点书,你看到我的方式,是我的三万热评,而我看到你,是你撒泼打滚耍无赖。再见。loser。” 可笑吗?当然很可笑,但这样自以为是的心态,实际有多么的普遍呢?互联网时代的虚荣心与存在感,又易得到了什么程度呢? 人的谦卑谨慎,自知之明,说来真的简单,做到真的难。
主演: 罗里·金奈尔 / 鲁伯特·艾弗雷特 / 丹尼尔·卡卢亚
类型: 剧情 / 科幻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年份: 2011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网上看到喜欢的,无论它是否来自豆瓣,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