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女性的爱情经典教程:生命中不容错过的百部电影(一天一部)

小妖孽

来自: 小妖孽
2015-03-02 11:09:03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5-03-02 17:50:51

    [内容不可见]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4 19:44:26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已注销]

    谢谢你的喜欢!

  • 天是蓝色

    天是蓝色 2015-03-04 19:55:21

    好长啊,留着慢慢看。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4 20:34:43

    好长啊,留着慢慢看。 好长啊,留着慢慢看。 天是蓝色

    还没更完呢!哈哈。。。

  • 阿格里根特盆栽

    阿格里根特盆栽 2015-03-04 20:48:27

    我是男的可以看吗。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4 20:50:31

    我是男的可以看吗。 我是男的可以看吗。 阿格里根特盆栽

    你说呢?张先生。哈哈。。。

  • 李先生

    李先生 2015-03-04 21:07:13

    嚯嚯,百部电影看完,我是不是就成了爱情专家?可以勾妹子了。

  • 长跑者的寂寞

    长跑者的寂寞 2015-03-04 21:07:25

    马克

  • Cher

    Cher (New experince and new feeling) 2015-03-04 21:09:33

    mk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4 21:14:50

    嚯嚯,百部电影看完,我是不是就成了爱情专家?可以勾妹子了。 嚯嚯,百部电影看完,我是不是就成了爱情专家?可以勾妹子了。 李先生

    看完了,会有效果的。哈哈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4 21:18:47

    马克 马克 长跑者的寂寞

    留名,握手。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4 21:19:25

    mk mk Cher

    谢谢喜欢。哈哈

  • 长跑者的寂寞

    长跑者的寂寞 2015-03-04 21:19:58

    留名,握手。 留名,握手。 小妖孽

    希望会有帮助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4 21:23:04

    第二十六部:芙蓉镇   芙蓉镇对我来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她代表着那个青葱岁月情感寄托,也塑造了我心目中的英雄和爱应有的模样。嫁人要嫁秦书田这样的人——不仅在少年时代就奠定下男性审美的标杆,直至今天,十几年过去了,再次重温这部影片,还是觉得老秦这样的男人靠谱,难得。什么时候喜欢上姜文的,应该就是他出演老秦之后,那时候他多年轻啊,可以看茶馆17遍,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严肃认真到不像个小伙子,心智成熟得像个中年人,难怪可以如此成功的演绎一个饱经坎坷,仍然笑看人生的老右派。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喜欢他,从他的做人到做戏到拍戏,他都从未让我失望过,做他的粉丝我不后悔。   什么时候的刘晓庆最迷人,至少对于我来说答案是惟一的,就是拍摄芙蓉镇时候的刘晓庆是最美最好的。她把一个美丽热情能干又脆弱无助,在精神上迷茫踟蹰缺乏依靠的女人演绎到家了,特别是恋爱中的情致,情感的表达那样饱满丰富,温柔期盼又顾虑重重,坚强热烈又忍辱负重,在心爱的男人面前她柔情似水,在坎坷艰难的命运面前,她也能坦然面对,她是女人中的伟丈夫,非常不容易,但是从未让强悍的一面超越她的女性柔媚的光辉。   是谁让她释放出如此迷人的魅力——只有姜文,那个时候他们陷入到一场轰轰烈烈的情感之中,不顾世俗的观念桎梏,不顾年龄悬殊十几岁的现实,一头扎进去,戏里戏外,彼此温暖着,呵护着,珍惜着,炽热的情感和对电影事业共同的追求让他们的表演水乳交融,坦率说刘晓庆在很多影片中的表演还有刻意为之的烙印,只有这一部自然清新脱俗得分不清表演还是生活。尤记得影片的最后,在多年分别之后,忽然看到丈夫出现在面前,她扶着柱子一下子瘫软下去,秦书田上前一步一把抱住她的镜头,非常震撼的美好!   影片中所有的演员表演都到位,特别是李国香扮演的革委会主任,徐松子把那个时代政治对人性的灭杀,对女性性别的压抑,表现到淋漓尽致的程度,你可以想见她的表演功力,不提醒你可能很难注意到老店中那个浓情少妇和这里的马列专家是同一个人扮演的!为此,我对徐松子保持终身的敬意。她是一个了不起的演员!   还是让我们回到故事本身来吧。影片有许多细节和对白,耐人寻味。它的成功首先还是要归功于有一个好故事,古华的原著就很厚实,改变得也好,所以近3个小时的影片包涵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影片叙述1963年初春,芙蓉镇上人称“芙蓉仙子”胡玉音的米豆腐生意兴隆。国营饮食店经理李国香对此十分恼火。“四清” 运动开始了,李国香作为工作组组长依靠镇上的“土改根子”二流子王秋赦大抓阶级斗争,胡玉音惊恐不已,把自己千辛万苦攒下的1500元钱交给黎满庚代保管,自己跑到远亲家避风。黎满庚和她一度真诚相爱,只因胡玉音家庭出身不好而未能结合在一起,为此,满庚曾发誓一辈子要保护她。然而,残酷的阶级斗争终于迫使懦弱的满庚向工作组交出了这笔钱。胡玉音回到芙蓉镇,新屋已被没收,丈夫自杀,她也被定为新富农。夜月寒光,乱坟岗上,她哭叫着丈夫,然而草色昏黄,雾罩坟岗,这个年轻的寡妇不知道路在何方……   文革开始了,昔日的革命干部李国香也被红卫兵揪了出来,脖子上挂着破鞋,与新富农胡玉音、右派分子、人称“秦癫子”的秦书田一起被批斗。秦书田把自己用的扫帚给李国香,她一脸不屑,秦书田不温不火地对她说:“你,也是人!”而李国香亲手培养的运动骨干王秋赦当上了镇上的党支书,黎满庚倒成了他的秘书。正当王秋赦青云直上时,李国香摇身一变重新又被结合进领导班子。王秋赦后悔目光短浅,也和别人一起踩过李国香,他不得不改弦易辙,多次找李国香大表忠心,终于又取得了李国香的信任。   胡玉音和秦书田被罚扫街。青石板路上,每天早晨都可听到他俩的扫地声。寒来暑往,花开花落,三年多相濡以沫的苦难岁月,终于撞击出爱的火花。秦书田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即使在最困苦的时刻,他也努力在苦难中寻求快乐,他教胡玉音扫地舞,他的乐观开朗也影响和感染了胡玉音,这两个卑微的人悄悄地彼此温暖和甜蜜着。不久胡怀孕了,秦书田去申请结婚,凄楚地说出“我们再坏,再黑,就是鸡鸭猪狗,也不能禁止我们婚配啊!”结果,秦书田被判刑十年,胡玉音被判刑三年,因怀孕监外执行。临走时,秦书田对胡玉音说:“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谷燕山——这位在解放战争中就流过血、受过伤、付出过沉重代价的老党员,在秦、胡偷偷结婚时,只有他敢来向他们贺喜;胡玉音难产时,又是他大义凛然,在漫天风雨中拦下军车,救了胡玉音母子性命。文革结束了,胡玉音终于盼到了秦书田的归来。有调令让他到县城做文化馆馆长,他淡然一笑,哪里也不想去了,就想在家守着老婆孩子,还有他们的米豆腐摊,而专吃“运动饭”的王秋赦住的吊脚楼也坍了,人也疯了。   影片表现出了在一个扭曲的时代里形形色色的人,悲壮的,凄楚的,冤屈的,可怜的,虚伪的,耿直的,贪婪的,残酷的,丑恶的——但是,最根本的善良和温暖还在,直看得人热泪涟涟。往往我们并不是为英雄而落泪,而是一个个小人物忽然迸发出来的一种生命的热量,善意和悲悯,一点同情和爱惜,一点忏悔和自责,就如同触摸到自己的灵魂,于是我们在暗夜里呜呜地落泪……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4 21:24:18

    第二十七部 《罗丹的情人》   现实世界里罗丹的情人,永远比电影具有更惨烈的意味。电影浓缩了一些事件,也就浓缩了一些痛苦。依莎贝艾珍妮和德帕迪厄再精彩的演绎,也无法复现这个真实的事情本身所包含的点点滴滴。我见过卡米尔本人的照片,那张纯净美丽的面庞,的确如同女神一般有着圣洁的光辉,毫无瑕疵。任何演员也无法复现的一种美。孰能料想这张脸背后的忧伤,谁能料到几十年之后的这张脸被摧残的模样。永远不再了,卡米尔的一生停止在她离开罗丹的那一天,此后的生活可以不提。我迟迟不肯提起卡米尔,不愿提起这部电影,甚至不想多看几遍,实在是因由她的悲剧人生给人以太多的唏嘘与痛惋。   但是对于年轻的正在或者即将走进爱情的女孩,对于那些已经被爱情灼伤的人们,看看罗丹的情人——卡米尔的故事,也许对你会有所启示。   自古以来激情之爱,那些爱上了大文豪、大艺术家的才女美女们鲜有修成正果的,这个要铭记在心,失败的不仅仅是卡米尔,这个数字可以报出一大串,仅就中国民国一段时间而言,有曹佩声之于胡适之,曹后来不得不远走美国,一个人郁郁终身,有郭沫若和于立群的姐姐,后者是大公报驻日本的记者,怀了郭的孩子,期待郭与安娜分手,结果求之不得,郁郁,后自杀,有茅盾和小说《虹》的原型,后者和他在日本度过一段世外桃源般的神仙日子,亦为他怀孕,要求他离开妻子,茅盾一边痛苦流涕,一边还是忍心将她抛弃。因此,不要信仰激情之爱,尤其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之间的海誓山盟,当初说的时候,也不见得假,但是,切记,人这一生留给激情的时间实在太短,更漫长的岁月是来应付吃喝拉撒,应付柴米油盐,平凡普通的生活永远是第一位的,谁能够耐住寂寞,照顾好先生的胃,照顾好先生的日常起居,带好孩子,料理好家务,谁就更有竞争力。还是张爱玲看得透彻:通往女人心灵的道路,经过阴道,通往男人心灵的道路,经过胃。   卡米尔至死也想不通,她怎么就敌不过一个再平凡普通不过的女人萝丝,后者没有别的,烧一手好菜,抚养好罗丹的孩子,照顾好家,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等待罗丹从一个女人到另一个女人,50年之后,终于修成正果,再一年,罗丹去世。   有谁能有卡米尔的美貌、青春和卓越的才情,她遇到罗丹之时,才19岁——生命中最美丽的岁月,罗丹那年43岁,从此做罗丹的学生、情人、模特儿和勤杂工,她点燃罗丹的灵感,激活罗丹的潜能,像男人一样吃苦,为罗丹高强度的劳动,她的爱不可谓不热忱,她的献身不可谓不彻底,她为他怀了孕,她所期待的也很普通,一个爱的结果——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爱到最后,总是需要一个证明,一个总结。但是,罗丹对她说他不能抛弃萝丝,她的生活依靠他,她是弱者。他没有说出的话是他的生活也依靠她,她照顾他日常起居的一切,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虽然没有艺术上的高度共鸣,但是却已经在生活中融为一体,她就是他的衣服,他的胃,他的脾气,无可替代。像卡米尔这样的绝代佳人,不过收获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把自己的一生都摧毁掉,平凡普通的女孩子们,更要保持清醒的智识,可以享受激情之爱的芬芳和甜蜜,但是不要期待更不要信仰这样的爱一定会留下什么永恒不变的情意。一切都会成为过往,留下来的只有生活,再庸常不过的日子了。   其实卡米尔已经算是十分幸运,罗丹的情欲是如此强烈,才能够把这段感情维持15年之久,像他们这样的燃烧,一般的人几年就受不了了。罗丹后来也受不了了,他的离开是他彻底的厌倦,难怪,这一年他58岁了,是该平静的享受生活了。   影片叙述了卡米尔和罗丹从相识到相爱和决裂的全过程。其中,卡米尔和罗丹闹分手之后,几次夜晚跟踪他,痴痴地躲在角落里,任雨水冲打,只为看他一眼,真是让人肝肠寸断。可以想见在漫长的15年中,他们数度分合,每一次折腾都让卡米尔对罗丹多一点憎恨,让罗丹又疏离她一些。直到最后裂痕无法弥补。   罗丹曾对卡米尔说过他对她的爱全部熔铸在雕塑里了,那里有他们永恒的爱的纪念。这是真的。其实,不必对罗丹横加指责,没有意义,在感情方面,他不过是个普通的男人,遵循普通的思维和轨道,不是很好,也不算很坏。   卡米尔的悲剧,有宿命的味道,至少有几点原因是无可奈何的。她的家族神经质的遗传,极具艺术禀赋的同时,也带来偏执的疯狂的基因,卡米尔的母亲也常歇斯底里式的发作和宣泄,而卡米尔的父亲在理智之后,还有一些太过执著的坚持,包括他对卡米尔的任性的包容和执意的培养,这些性格的遗传造就了卡米尔一心追求成功,执著于艺术,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想要的结果,追求艺术的圆满和个人独立的价值,同时缺乏回旋的能力和变通的可能。缺乏韧性,易折易断,她之于爱情也是如此——鲜有人能够拥有她的爱,她是如此高贵而自矜,除了罗丹这样才华横溢的大艺术家,她很难屈尊——而一旦献身投入,便熊熊燃烧,飞蛾扑火,非死不已。当求不得的时候,她亦缺乏笼络的手段和本领,缺乏世俗女人的手腕和忍耐。只能走向反面,由爱生恨,爱之深,恨之切。在艺术上,卡米尔勇于走自己的道路,不愿意作罗丹终身的追随者,而在感情上,她却没有能够真正独立起来,她的情感依附性也是她悲剧的因由之一。   社会的大环境还没有现在这样开放和开明,对于女性艺术家来说,走向成功的道路格外坎坷和曲折,即使如罗丹也更愿意接纳她为自己迷人的爱人,依附品,而不愿意承认她独立的高贵的艺术价值,说她只是三流的艺术家。更何况社会上潮流的眼光呢。艰难的成功之路,摧毁了她最后一点骄傲和依凭,作品卖不出价钱——当一个自视甚高的女人在经济上无法独立,在情感上饱受创伤而无法复原,艺术的价值又不被充分认可的时候,她的绝望是彻底的——走向疯癫几乎是惟一的出路。卡米尔最后的30年深锁在精神病院,对所有的人关上心灵的大门。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4 21:25:42

      1、关于老片资源的确是个问题,不过除了华沙等少数几部影片外,您都可以在线观看,直接点击百度视频,搜索即可获取。当然了,如果追求高清晰的效果,恐怕多半时候会失望,在线效果目前总体来说只能勉强看看而已,谈不上享受画面和音响。   2、关于网友提出沉静如海和上尉的曼陀铃的比较问题,后者又称战地情人,知名度也很高,影片的男女主角都是大腕儿,是尼古拉斯凯奇和佩内洛普,故事也好看,两部戏的确有一些相似之处。不过,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我更推崇前者,因为她与众不同的处理方式,反而把一段感情推向极致。而后者则是实现了的爱,是熟悉的套路,还是俗了点。所以不选。   3、关于网友推荐的其他一些影片,的确好的,将在后期陆续介绍。至于有人提到的《断臂山》,是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不在候选之列。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4 21:26:39

    第二十八部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   阿黛尔雨果,维克多雨果的小女儿,本片表现了她真实人生中的爱情。我之所以再次选择阿佳妮扮演的影片,完全是个巧合,只是因为这个故事对于女性来说,具有典型情感意义,当然毋庸讳言,阿佳妮的表演无懈可击地诠释了一个为爱疯狂的女性的悲情人生,为影片增色不少。   阿黛尔雨果的不幸甚至超过卡米尔,卡米尔至少享受了15年如火如荼的爱,而且我们通过罗丹的作品,可以永恒回味这段恋情,而她则只有短暂的沉醉,甚至我们搞不清楚那个叫布松的英国军官有否真正爱过她,听上去他的情人在她之前之后都如过江之麟,数不胜数。   但是影片本身仍然散发出炽热的爱所具有的迷人光辉,阿黛尔的独角戏——一个人的演出也仍然把爱导向极致。原来爱一个人可以这样疯狂。而且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女人还那样美貌,那样富有,那样有才华,那样家世显赫,她完全应该完全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却偏偏放下999条大路不走,走上一条不归路。   正如她自己在影片里所说:“你觉得人们可以一成不变的控制他们的感情吗?有时候一个人就是会这样爱一个人,就算她鄙视他的一切”她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她根本无视被爱人抛弃这个无情的事实,活在自己编造的幻想里。她的爱如此纯粹,如此刻骨,如此痴迷,如此彻底,她全然不顾礼俗,不顾自尊,不顾健康,不顾亲人的感受,完全的忘我和完全的牺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阿黛尔从父亲那里不断要钱,自己穷得连写作的纸2个先令也付不起,却把大把的钱硬塞给布松还赌债;阿黛尔从欧洲跟到北美洲追随布松,她常常躲在黑暗里,无助地看着心爱的男人和别人缠绵;她甚至觉得为了他的口味和滥情,她有义务花钱给他雇妓女——只要他开心,她为他做什么都可以;她甚至打起催眠者的主意,幻想着这个催眠者能够用法术让布松娶自己为妻;她对外登报宣布自己已经和布松结婚;她还跟踪布松看戏,借别人的望远镜看布松和她的女友;她把一切能够想到的疯狂都玩了一遍,甚至当着布松和战友的面抛洒大把的金钱,还从肚子里掏出一个枕头,仍在草地上,让布松大跌眼镜!   阿黛尔爱得太惨烈,爱得心力交瘁,甚至疲惫得走不动路,昏倒在路边。她渐渐分不清幻想和真实,渐渐对生活失去兴趣,甚至最后认不出布松,她坚持着爱直到彻底的丢失爱,包括她完好的灵魂,在好心的人们把她送回法国父亲雨果身边的时候,她已经失去了一切,包括爱的记忆。她最后的几十年在精神病院里度过,幸好还有她的写作,她的琴声陪伴。“一个女孩在河边从旧世界到新世界与爱人重逢,这就是我的愿望。” “千山万水,和你相会,这种事只有我能做到。”这是她爱的宣言,因为她是雨果的女儿,她格外需要做得到——在她的身上,不仅有父辈的光荣带给她识别自己的困难,还有姐姐为情所伤带给她永远无法解脱的创伤记忆,她反复不断地做着一个溺水而亡的梦,在梦里她和姐姐融为一体,在现实世界里,她挣扎着想要走出自己的路,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追求一个属于她的爱人,但是何其难哉!阿黛尔雨果格外不幸,因为她是雨果的女儿!上帝赐给她你永远无法拥有的东西;上帝也让她品尝常人不会尝到的痛!   看到网上的点评,许多人力挺阿黛尔的爱情,认为爱一个人就要不顾自尊,抛弃一切杂念,完全投入,完全燃烧,许多人赞美阿黛尔爱的勇气,觉得惊世骇俗到惊艳的程度,所谓的飞蛾扑火,原来真有其事。从一定程度来说,阿黛尔就是爱的唐吉柯德,独自一个人为爱战斗,我们真可以赞美她的精神意义,和不懈追求。   但是,有些美就是因为不能学,不能做,才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就是因为有牺牲,有创痛才得以体现的,看看可以,不要学习,布松不值得阿黛尔这样的付出,你所爱的那个人如果真爱你,亦不会让你像阿黛尔那样去牺牲,去傻傻追随,千山万水走遍,让你带着一颗破碎的心落寞而归,绝对不会的!   如果一种爱,必须要牺牲自我,牺牲尊严,牺牲独立,牺牲健康,才能拥有,我劝你放弃;如果一种情,必须要你贴钱,贴时间,贴泪水,贴脸面,才能获得,我劝你割舍。生活毕竟不是一场演出,别人流一小时的泪,戏就完了,你却要流一生的泪,不值得!看看阿黛尔雨果的故事吧,她告诉你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要贱卖尊严、贱卖人格、贱卖健康、贱卖脸面,你自己都不珍重的东西,不要期待有人真正会珍重!这就是爱的禁忌!

  • Niki

    Niki (i just wanna be me) 2015-03-04 21:27:01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4 21:29:17

    Niki

    握手!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4 21:29:56

    第二十九部 钢琴别恋   《钢琴别恋》并不是内涵十分深刻的影片,但是非常吸引人。我看过几遍,仍然不时地被优美的钢琴曲,被美好的画面,被浪漫的情节所打动。是非常好看的影片。如果说之前叙述的许多影片都是悲剧,给人以压抑和忧伤,《钢琴别恋》则更多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即使有震撼魂魄的砍指事件,残酷而血腥,但不改通篇温馨美好的爱情基调。   影片叙述了一个独特的钢琴姑娘艾达的爱情故事。艾达是一个从六岁开始就不再说话的女孩,她有着惊人的钢琴天赋,从此钢琴成了她生活中唯一不可或缺的东西。她的情缘也与此相关。影片开始的时候,艾达已经有了一个9岁的女儿,她本人则和孩子一起远嫁到新西兰的一个小岛上,与一个叫斯图尔特的男人结了婚。   这是个务实的生意人,他满脑子想的是如何经营好土地,他不了解女人,尤其是像艾达这样内心无限丰富,而外表却柔弱而冰冷的艺术家——何况这个艺术家还从来不说话。从一开始就为他们婚姻的悲剧埋下了隐患。斯图尔特不关心艾达炽热的弹琴渴望,没有理会她把钢琴拖回来的要求。后来甚至为了80亩土地,把钢琴卖给了邻居贝恩斯,还让艾达为贝恩斯授课。——他没有想到这样一个稳赚不亏的生意,最终把妻子拱手送给了别人。   贝恩斯很普通,身体强壮,鼻子上画有土著图案,不识字。但是他天生有一颗敏感的心,能够体会和感受艾达的渴望。他知道她需要什么,渴望什么,他也深知自己内心需要什么,渴望什么。   于是这场奇异的爱情就以交易的形式开始,艾达弹琴,他则开始了对于心爱女人的身体探险,交易就是只要容许贝恩斯的触摸,艾达可以一点点把琴赚回去。起初艾达警觉的关注着他的每一个动作,贝恩斯则小心翼翼害怕吓坏了她。随着情感的逐步激越,贝的要求越来越热烈,艾达则一直扮演一个被迫服从者。他们双方都觉得受到伤害。贝感觉自己像个流氓,而艾达感到自己受到亵渎。   但是,当这一切停止的时候,当贝恩斯把琴还给了艾达,拒绝再做这样的游戏的时候,艾达却发现自己不像过去那样爱弹琴了,她开始不时朝后张望,仿佛贝恩斯仍然在一个角落里,看着她,她开始有了自己的心事,惦记着那个小屋子里的人。   终于有一天这样的情感爆发了——艾达得知贝生了病,便不顾一切去看他,贝冷冷赶她走,她的眼里含着屈辱的泪扇了贝一个耳光,然后就是一阵激烈的击打,贝感受到艾达对自己的感情,欣喜若狂,两个人纠缠在一起……   但是这一切终于被艾达丈夫知道了,他恳请艾达忘了他,艾达答应了,但是真爱是不容易忘记的,当斯图尔特以为一切又回复到从前的时候,艾达的女儿却给他送来一个写在琴键上的情书,那是艾达让女儿送给贝恩斯的。斯图尔特绝望了,他冲回家不顾一切把艾达拖出来,砍下她的一根食指,艾达咬紧牙关,既不求饶,也不流泪。   斯图尔特终于知道他留不住这个看上去娇弱无比的女人,他请求贝恩斯带着她远走高飞。大海上风浪颠簸,他们的小船随时有倾覆的危险,艾达让贝把钢琴扔掉,贝不肯,   但是最终还是不得不扔掉钢琴,艾达被套钢琴的绳子缚住了脚,一下被拽入海底,对生命的热爱又一次撰住了艾达的心,她挣脱皮靴,浮出水面。她和贝恩斯在新的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她教授钢琴——贝给她做了一个假手指,她也开始学着说话,生活幸福而平静地流淌……   这是部女性导演的,会让女人陶醉的影片,她击中的是女人的软肋,她流露的是女性对于被关怀被呵护被尊重被包容被爱恋的渴望,一旦这些愿望获得满足,那么对方到底是否有钱有权有地位有美好的外表甚至是不是学富五车都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只有爱,真正的爱!即使是当下那些现实主义的女孩子,嫁作富人妻,但是内心深处,感动她们的仍然是这样的爱情,没有金钱的较量和权衡,没有世俗观念的纠缠和压迫,没有比较和交易,只有朴素的爱恋和缠绵……

  • 坷垃姑娘

    坷垃姑娘 2015-03-04 21:34:16

    已马,真好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4 21:36:48

    已马,真好 已马,真好 坷垃姑娘

    谢谢喜欢,握手!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4 21:39:19

    第三十部 阿郎的故事   怎么说似乎都是俗的,无法表达出周润发表演的那种迷人魅力。他的高度至今无人能够超越——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在影片中我看不到表演,而是生活,从一开始他起床刷牙同时处理杂物的那种娴熟开始,我相信,早年间那些底层生存的经历,让他的落拓不羁,让他的玩世不恭像是深入骨髓,所以发哥的演出生活化的小动作特别多,特别传神和到位,就是没有别的感人元素,他也仍然可以用朴素卓绝的表演打动所有的人。   阿郎吸引人,即使在最落魄的生活中,他的性格魅力仍然会熠熠生辉,特爷们儿,特洒脱,特自信,特阳光,特有趣,你看他独自一个人带着一个孩子,多么沉重的生活,但是他会和儿子开玩笑,粗俗的,戏谑的,漫不经心的,满不在乎的,还会走着走着忽然不见了,然后绕到儿子身后,把他小裤子脱下来,惹得儿子一阵痛追,和他在一起可能生活很艰苦,但是有情趣,有憧憬。他乐观的精神,丰富的情调,幽默的谈吐,鲜明的个性,冒险的勇气和帅气的外型都会深深打动女孩子。   所以不难想象十年前,他一个小混混可以和富家女波波在一起,波波克服重重阻力和他结合,为他怀孕,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心甘情愿做他身后的女子,但是,那个时候他太年少轻狂,拥有得太容易,就不知道珍惜。飚车又很棒,自然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吃喝嫖赌几乎样样沾光,和别的女人鬼混,还打波波,害得她挺着大肚子从楼梯上滚下来——这是波波一生都不愿回忆的伤心往事。阿郎后来又因参加非法比赛受伤坐牢。波波则在孩子生下后不久,被母亲骗说孩子死了,她也就心灰意冷地远赴美国。   阿郎经过两年的牢狱之灾,从孤儿院把儿子接回来,从此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日子虽贫困,但也温暖。因为波波的离开,因为发生的太多事,生活教给他很多的东西,包括对过去的珍惜和忏悔。所以影片的开篇,我们看到的阿郎是一个活得很干净的父亲。一次偶然的拍摄广告的机会,波波返港见到了他们父子,当得知波仔正是自己的儿子之后,她希望能够永远和儿子在一起,因为那次意外从楼上摔下,她已经永远失去了再作母亲的可能。   波波的出现重新激起了阿郎无限的憧憬。但是波波的冷漠和新男友的出现,让阿郎知道几乎没有复合的可能。在一次一家三口海边玩耍过程中,阿郎忘情地拥着波波亲吻,波波咬伤了他的嘴唇,阿郎无限落寞地说你就这么恨我,波波眼里满含泪水,用手轻轻抚慰阿郎的嘴唇,看了让人特别辛酸。过去的一切似乎都无法挽回,但是深爱着波波的阿郎还是决定让儿子跟着母亲走,虽然他知道失去了儿子他也失去了一切,但是,这一次他愿意为波波作彻底的割舍。   波仔虽然也喜欢妈妈,但是无论如何离不开阿郎。十年的相依为命,这种父子情深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当阿郎鼓起勇气,希望重返摩托赛场让儿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以比赛的胜利来给生活增添新的希望之时,当波波经过反复权衡,决定留下陪伴儿子和阿郎的时候,人生最残酷的一面无情地展现在面前。   阿郎的摩托车开得飞快,但是车子忽然滑倒了,阿郎在地上翻滚着,看得人心惊肉跳,他坚持着再次爬起,却被后来的车撞上,血从厚厚的头盔里流出来(这个场面特别悲壮),阿郎又艰难地爬起,驾驶着摩托前行,鲜血几乎蒙住他的双眼,透过流血的头盔,他还能看到波波和儿子在给自己鼓劲,他多希望能够带给他们胜利的喜悦,他的脑海里浮现的是学校运动会上,他们一家三口取得胜利的情形,但是这一次,他无法控制车子,就像无法把握的命运一样,车子撞上边上的护栏,爆炸了,他再也没有爬起来!波波和儿子眼看着这一幕发生,悲痛欲绝,冲进场内,却被工作人员们拉住。这次意外的事故令所有升起的可能和希望都灰飞烟灭。惟一留下的就是彼此之间还未倾诉的深情和眷恋。阿郎的死使得他曾经说过的话:“人真的不能做错事”,成了他自己终极命运的一个注脚,故事结束了再去怀想,格外令人痛惜不已。   三个人的表演真是珠联璧合,张艾嘉把一个感情曾经受过重创的知性女子,细腻地铺展开来,忧伤中还有坚强,沉静中还有浪漫和任性,就把十年的岁月,她生命的演变轨迹自然的对接起来,让人信服。儿子演得也好。   这部影片再次印证了人们并不是因为彼此合适才相爱,而是相爱了就自然而然在一起。阿郎如此贫困不堪,但是他性格的力量越过十年的光景仍能瞬间抓住波波的心(虽然她显得很冷),在面对波波——一个高贵的白领的时候,他仍然像对待邻家女孩,不退缩,不畏惧,不自卑,在波波到工地上找他的时候,他很自然地让波波坐上他的破摩托, 车子瞬间发动,波波不得不谨慎地抱住他的腰——这就是阿郎,永远让女人感觉到无论多强,在他面前仍然只是个小女子,相比较起来,波波现在的男友虽然也是白领,就显得小男人多了,不足挂齿。   阿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男孩,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坏男孩,我在想他吸引女孩的魅力,大概就在于他的满不在乎其实心里在乎,粗犷豪放其实内心细腻,洒脱不羁而又幽默勇敢——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勇于承担责任,并改得彻底——浪子的回头自然有味道!——而终成绝响的是彼此接受和原谅了却再也没有机会相互拥有了!——人生忘情处仅有一次,也只能拥有一次!罗大佑的歌总是恰到好处在启人深思之处响起,满是亲切怀旧和怅惋的味道。

  • 我要看恐怖片。

    我要看恐怖片。 2015-03-04 22:02:50

    [内容不可见]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4 22:03:40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我要看恐怖片。

    好长,是吧!

  • ☃️

    ☃️ 2015-03-04 23:41:39

    mark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5 09:17:21

    mark mark ☃️

    谢谢喜欢。哈哈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5 16:56:22

    第三十一部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这部影片惊艳了很多年,因为太有名气了,所以我久久不愿轻易触及。最近知道必须要写她了,才再次重温她。影片的最后,当玛莲娜和丈夫重归故里,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当小镇上那些曾经刻毒的女人们终于露出久违的微笑之时,看着玛莲娜那矜持而有尊严的步伐,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下来,犹如看自己心爱的女儿沧桑历尽,终于有了一个平静而美好的归宿,有说不出的欣慰。   要不是那个少年——雷托纳一双上帝般的目光,始终抚慰着关注着这个格外不幸的女人,要不是这种亲人般的视角,无微不至又无所不在,她的不幸真的没有救赎。幸好是通过少年的目光观照西西里这座古老的集镇,幸好还有雷托纳柔情的注视……   影片讲述了二战时期西西里岛上宁静的小镇,美艳动人的妇人玛莲娜,撩着波浪长发,穿着时髦的短裙丝袜,修长的身姿,优雅的步伐,忧郁的神态,矜持的目光,征服了镇上所有男人,也包括年仅十三岁的雷托纳,他悄悄地成为她的小跟班,如影随形地跟踪、窥视她的生活。她摇曳的倩影、她聆听的音乐、她贴身的衣物……都成为这个被荷尔蒙淹没的少年,最真实、最美好的情欲幻想……     然而,战争虽然没有过多影响小镇人们的生活,却给玛莲娜带来了灾难,有消息说她的丈夫前线阵亡,她变成了寡妇,成为男子们话题的中心和目光的焦点,更是女人们热烈嫉妒的对象。寡妇门前是非多,她甚至被告上法庭,也失去了父亲的信任(他也很快被炸死),失去了一切生活来源的玛莲娜,不得不委身于为她辩护的律师,又被这个猥琐的男人抛弃,走投无路,衣食无着,玛莲娜不得不出卖色相谋生计。   战争结束,小镇上的女人们堂而皇之地把玛莲娜这个和德国人睡过觉的妓女拖出来,用正义和道德的名义,对她施以暴行,她们辱骂她,殴打她,撕扯她的衣服,把她一头秀发剪得七零八落,而男人们沉默着、惋惜着、遗憾着,观望着,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场面残酷而惨烈,玛莲娜像一头受伤的野兽,无奈地用手臂遮挡着已经裸露的身体,撕心裂肺地哭嚎着。这是长久以来压抑的爆发,也是无可奈何的悲啼,她已经遍体鳞伤,身心俱疲,我们清楚地看到美成了百口莫辩的原罪,因为美,所以孤独与受难;因为美,所以无法为世俗所容;因为美,所以要被蹂躏和折磨,她坚持过、抗争过,一切都无济于事,直到她放弃所有的坚持和信仰,放弃自己,放弃对世界仅存的希望。   但是这个坚强的女人仍然选择了活着,远走他乡,远离伤害。   不久她的丈夫黎诺回来了,失去了一只手臂,但是毕竟活着回来了,人们嘲弄他,侮辱他,他从人们的闲言碎语中清楚了大概发生的一切。只有雷托纳告诉他一些心灵的真相和玛莲娜的下落。   一年后,玛莲娜和丈夫一起回到了小镇,重新走在小镇的街上,面对那么多复杂目光的洗礼,玛莲娜眼光低垂,步伐略有踉跄,是他的丈夫,用并不宽阔的肩膀和有力的手臂支撑起尊严的份量。于是,新的生活开始了,玛莲娜衣着发型朴素,和所有居家过日子的女人一样,开始拎着篮子在市场买东西。女人们惊讶的看着她,随后,开始亲切的和她交谈,甚至热情的送她东西,告诉她哪里的东西更便宜,仿佛过去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这是人性中一点温暖的回味,是一点善良的投射。不是玛莲娜艰辛的二战岁月,而是这一点人性的温柔,让我泪流满面。而那个少年,依然用关注的目光目送着玛莲娜的背影消失在远方,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仍然会快步奔过去,给予她微不足道但是足以温暖人心的慰藉。是这个纯真的“上帝之眼”带我们走过了一段美丽的传说,是他的倾心和纯情,让西西里的故事耐人回味,正如他所说:“以后的日子里,我交往过很多女人,但我常常想起的还是那个从未问过我有否想念的玛莲娜。   爱就是这样走向永恒。   当然,导演的用意并不仅仅是描绘一个少年性意识的萌醒和纯真的单恋,也是试图通过在超越尘俗的美丽面前斑驳的人性揭示,表现现实中普通人性的卑琐与乖张,诋毁与嫉妒,残忍与怜悯,施虐与自省。要不是编剧的一点善心,让他的丈夫死里逃生,要不是这么一双始终如一的关注的目光,玛莲娜就已经死了,已经在残酷的世俗世界里成了灰烬,即使有这最后的一点暖色,在我看来这接纳也带着点忧伤的味道,伤口愈合,疮疤还在,惟一欣慰的是我知道玛莲娜既然敢于走回来,她就已经准备好了面对一切了。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5 22:49:07

    第三十二部 燃情岁月   荡人魂魄的音乐,美丽的田园风光,粗犷豪迈的西部情调,缠绵凄恻的爱情之伤,深沉似海的父子兄弟之情,《燃情岁月》几乎包含了所有打动人心的元素,越久越散发出迷人的味道。我深知,对于那些女性观众来说,她更加令人难忘,因为她所表现的恰恰是所有情窦初开的女性渴求一生的梦想——同时拥有几个优秀男性刻骨铭心的爱情。苏珊做到了。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且充满追求不得的痛苦与折磨,但是她所能够拥有的爱情,也是一个女孩子终其一生也难以获得的。   苏珊和威廉上校一家兄弟三个先后发生情感的纠葛,她是威廉上校小儿子山莫的未婚妻,山莫是热血青年,一心想要报效祖国,却缺少应付战争,充当英雄的能力和手段,惨死在战场。老二崔斯汀充满野性,狂放不羁,他承诺要保护好弟弟,但是却不得不眼看着弟弟被乱枪打成麻花,而无能为力,背负着沉重的歉疚感,他虽然和苏珊彼此深爱,却最终选择远走他乡,以漂泊的方式了解他和苏珊之间的牵恋,把这个女人送给了同样深爱她的大哥弗莱德,弗莱德多年来一直深深眷恋着这个女人,直到崔斯汀的缺位才给了他爱的机会,本来以为一切都风平浪静,终于可以和心爱的人度过平静而安逸的一生,但是崔斯汀的回归,带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悲剧,给看似平静如水的苏珊带来无法扼制的情感冲击,苏珊清楚的知道,她的一生没有崔斯汀就没有意义,她灵魂深处从来无法安息下来,她甚至坦言她对于那些曾经阻碍着他们在一起的山莫和小伊莎贝儿(崔斯汀的妻子)的嫉恨,在把心灵的怨毒全盘托出之时,崔斯汀平静地安慰她那些人的死与她无关,也平静地要求她回到丈夫的身边。   苏珊神情恍惚的回到家,如果没有了崔斯汀的爱,人间再也没有力量能够挽留她生的意志,她剪下自己的一点青丝,拿枪对准自己美丽的头颅,结束了她浪漫舒卷又痛苦不堪的一生。   一个女人不会因为得到过几个男人的爱恋,就可以幸福一生,人世间有些事情出乎意外的公平——因为爱的容量其实很小,她所能够真正眷恋的,能够唤起她撕心裂肺般疼痛的也就往往只有一个人——无论对于苏珊也好,还是对于其她格外优秀美丽的女性来说,都是如此。而仅有的这一个,也会因为时空、道德、际遇等等诸多变量的存在,变得不可捉摸,难以把握,于是,获得幸福爱情的机会变得更加罕有而稀少。比如苏珊之于崔斯汀,幸福的交融与缠绵的日子何其短暂,之后便是长久的分离,痛苦的等待,以及被弃的绝望,惟其此,这段备受折磨的爱情更加让她难以忘怀——女人总是对那些深深伤害过她,深深折磨过她的男人念念不忘,受伤愈深,恨之愈切,恋慕之情也愈发难以扼制——这是无法可想的事情。所以,不奇怪,当苏珊知道崔斯汀要和小伊莎贝儿结婚的时候,她怔住了,虽然这个事实她清楚早晚会发生,但是在听到的一霎那间,她内心的情感仍然顽强地抵制和难以接受。于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个女人再也走不出崔斯汀的世界,求不得毋宁死。其实在她偶遇崔斯汀夫妇的时候,在她看到他们相亲相爱和两个孩子幸福美满的生活之时,她的心已经死了。爱的忧伤可以泯灭人的良知,可以生发出可怕的力量,那是毁灭性的,已经远离美好。   崔斯汀的确迷人,难怪影片结束时,他的大哥国会议员弗莱德痛苦地对他说,上天不公平,他自己遵循一切法则,奋斗拼搏得如此不易,但是却得不到深爱着的亲人们同样的热爱,而他则藐视规则,却拥有几乎所有亲人的眷恋。——这是真的。但也不全是,崔斯汀骨子里并没有放弃底线,从未放弃过,只不过他的原则遵循的是更人性的教义,为了救弟弟,他会不顾自己的安危,为了他的印地安朋友的尊严,他愿意和比他更高大的人抗争,为了道德的安宁,他肯割舍心爱的女人,远走他乡。为了替亲人报仇,他不惜一切代价。他遵循的规则更加充满情意——这大概也是他在野性不羁、勇敢顽强的外表下,格外吸引人的理由之一。看上去崔斯汀拥有了一切,但是,他所付出的代价何其惨重,深爱着他的亲人和爱人,都一个个离他而去,他享受爱的时间并未因此而格外绵长和备受眷顾。终他一生,他在孤独中的时光超过了一切,这个谜一样的男人忍受着一切,包裹起一切,只让别人看到酷酷的外表,看到强悍的猎物,看到那些沧桑的面庞,他把大部分的岁月都献给了大自然,献给了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也许只有那样的生活,才能让他忘却那些爱的牵绊,那些亲人死去的忧伤,让他躁动不安的灵魂平静下来。   我的一位已经逝去的朋友曾经说过,即使两个人彼此深深相爱,谁又能够真正拥有谁——无情的岁月,分割的时空,健康的阻挠,道德的禁忌,心灵的距离,经济的困扰,生存的打拼,有限的时光早已被割裂成碎片,归根结缔,人只能在孤独中。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6 14:15:50

    第三十三部 胭脂扣   谁说爱情不要机心,像《我的父亲母亲》那样的爱情,美则美兮,终究像是一个童话,不食人间烟火,缺少人性的勾画,整部影片看完了,留在脑海里的,全是风景图片,爱情也像招贴画,没有体温。胭脂扣就不同。恋爱的过程,真是心思用尽,一招一式之间,全是风情,先是如花的试探,撩拨之后,就是“干煎”,看看对方有多大的涵养,有多少的克制,所谓的名士风流,其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风流放浪,倒是优雅浪漫,有格调的。像陈十二少,追求如花,当众示爱之外,点燃炮竹,炮竹里是十个字的嵌字联,“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玩得是文化。所谓的名妓,其实亦不好当,真正是风情流转,如陈十二少所言,有多种不同的姿态,各具韵味。还要如同良家妇女,有足够的矜持,让人常起非份之想,却不能亵玩。   然一旦投身进去,那份痴情,那份忘我,真正是热烈燃烧,非死不已。你看如花给陈十二少买时尚西服,伺候他换衣的细节,看两个人在吞云吐雾的鸦片床上依偎的细节,看如花陪十二少拜师学戏,对师傅的那份巴结,看如花给十二少擦汗的细节,看如花心疼十二少用的脂粉不好,连说要换好脂粉的细节,真正如同一个母亲心疼儿子一般。再看她对爱情的那份执著和坚定,愣是厚着脸皮到十二少家求婚,这在当时那样的大环境下,真是开风气之先,最后碰了一鼻子的灰之外,还被十二少母亲拖住,一定要试试给十二少表妹也是他内定的未婚妻准备的旗袍料子,这是不见兵器的羞辱,如花心如刀割亦只能隐忍。   影片的高潮部分是陈十二少父母和未婚妻一起到戏场逼着十二少回家,让他放弃学戏,放弃如花,这两样都是他的挚爱,他悲怆之极,一把搂着如花,痛不可当,十二少历来情感内敛,表达温柔,翩翩公子的淡然相,显有喷薄之时,所以那一刹那,竟然有石破天惊之感,观众亦为之怆然。   爱情的高潮之处,常使人妄想这刹那即是永恒,然真则真矣,爱则爱矣,亦还是有个边界。断没有浩大无边的爱情,其实如花何等聪明,心里大概也想到此,为了守护这份得来不易的爱,她宁肯牺牲性命,十二少亦是答应的。如花终究不放心,在酒中放下安眠药,只怕十二少死不成,留自己作孤魂野鬼,可见在最炽热处,她仍然有清明的理性。也爱得够真实,绝对不愿意心爱的人落入她人之手——所谓绝对忘我的爱情,可以牺牲一切,成全他人,其实质,还是违背爱情的生物学意义的。爱情的本意一定是以自私和绝对占有为前提的。   爱情其实是一场误会。是当时当刻的一种情绪幻影和强化,高潮之处就是见好就收之时,故事继续再往下,归于平淡之时,爱情早已经改头换面。要不是斗转星移之后,换作相濡以沫的习惯亲情,那是习惯不是爱情;要不是物是人非的感叹唏嘘,怀疑自己当初是不是吃错药了,怎么会爱上他!所谓伟大的爱情,一定是机缘巧合,伟大的不是爱情,而是机缘,(就如同张学良将军和赵四小姐,漫长的相濡以沫,够感天动地,那也是情非得已,张圈禁得太久了,丧失了一切爱的可能)人们从来不愿明白这一点,才生发出许多本不该有的爱情悲剧。   所以毫不奇怪,五十几年的光阴之后,女鬼如花从地下再去寻找当年的爱情,那失望在所难免,陈十二少——这位当年的翩翩公子——终于没有勇气赴死,终于还是娶了自己的表妹,庸庸碌碌一辈子,一个事业不成功的糟老头而已,如何担当得起如花的这片痴情。   爱情以幻想起,以幻灭终。   被人念念的,还不仅仅是编剧李碧华对爱情的深刻诠释,还有张国荣和梅艳芳的精彩演绎。这是空前绝后的组合,随着两位主角的先后谢世,终成绝响。梅艳芳也凭借此片获得此生惟一的影后称号。佳人已逝,空留怀想。   

  • 麦田

    麦田 2015-03-06 15:28:28

    好厉害!楼主继续,片子都好喜欢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6 17:03:57

    好厉害!楼主继续,片子都好喜欢 好厉害!楼主继续,片子都好喜欢 麦田

    谢谢你的喜欢。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7 11:06:23

    第三十四部:墨索里尼的秘密情人   这是2009年新出品的电影。导演马可•贝罗奇奥是久负盛名的意大利著名的电影导演,在影片里,马可•贝罗奇奥尽可能的还原历史和细节,墨索里尼的青年时代扮演者只出现在前半部分,后来观众就只能通过一个个录像资料看到高高在上的独裁者,挥舞着手臂,作夸张的演说。这种剧情与纪录片穿插剪辑,高度融合与映射的手法具有鲜明而突出的时代张力,把一个曾经一度有血有肉的青年,逐渐远离他的日常生活,而成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符号的历程表现得自然而然。   影片讲述了1914年,年仅31岁的墨索里尼是当地报社的一名记者,同时是一名激进的社会党人。当时他已经与蕾切尔在米兰北部同居。但同时也与其她女人保有亲密关系,其中就包括伊达•达尔塞,悲剧的种子一开始就注定了,伊达疯狂地爱上了这个激进分子,为了资助墨索里尼创办的法西斯报纸《意大利人民》,她甚至变卖自己的发廊、家具为其筹取资金。虽然有记者以及历史学家说这对情侣在1914年注册结婚,但却无从考证。影片中老墨在收获伊达大把银子的赞助时,也曾经灵魂出窍,说出我要娶你的话,但是激烈的云雨之后就没有了下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渴望权力和战争的墨索里尼立马报名入伍。在部队里如鱼得水的他忘记了达尔塞。1915年,墨索里尼和蕾切尔正式举行婚礼,这是意大利官方惟一认可的婚姻,并且还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这个女孩子诞生的时候,达尔塞也有孕在身。这件事被达尔塞知道之后,她就开始了自己的“漫漫维权路”。无论如何,她也要意大利政府恢复其婚姻合法性、讨回妻子的名分以及承认他们的孩子贝尼托•艾伯塔诺•墨索里尼。但是意大利政府却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些。墨索里尼很快把热情转向其他情人,与此同时,他还安排警察监视伊达的一举一动。伊达不愿放弃,坚持给墨索里尼以及当权组织写信控诉自己所处的现状。可随着墨索里尼权利的壮大,他更加惧怕伊达的指责会影响到自己的政治生涯。于是在1926年他独揽意大利统治大权时,他控制当时媒体以及警察机构,命令手下逮捕伊达并且把她关进了精神病院。而伊达的儿子也被迫带离她的身边,交给他人看管,从此之后,伊达再也没有看到过自己可怜的儿子,他的儿子孤独地在孤儿院里长大,他的形象酷似老墨,而且他能够惟妙惟肖的模仿他父亲夸张的演说,并且逢人便说自己是老墨的儿子,终于也被关进精神病院。1935年伊达曾经逃出病院,试图与儿子见面,但是没有成功。 1937年伊达死在精神病院,死因脑溢血;几年之后,她的年仅26岁的儿子也死在精神病院。     正如许多评论者指出的那样,影片气氛压抑,黑白记录片的大量呈现,又把人带到那个躁狂突进的时代氛围里,说不出的沉重和窒息。再加上故事彻头彻尾的悲剧性,少有人性温柔的眷顾,看了直叫人心里憋屈。影片的另一个标题是征服,有人说是伊达精神上的一种胜利,因为她把抗争进行到底,如果这也是一种征服的话,这样的征服似还是差强人意。   我还是想回归到女性主义的立场上回头看这场悲剧。老墨一生的情妇众多,许多女人是从他那里获得“好处”的,像伊达混得这么惨的,仅此一人而已。从精神气质上来说,伊达和老墨何其相似,两个人都狂热,执着,坚持到底,死不回头,伊达一头扎到老墨怀抱的时候,就是不顾一切不计后果式的,她看老墨的眼神都在燃烧,她整个的身心都为他所控制,在老墨未给她任何承诺的时候,她已经变卖了所有的家产,义无反顾支持他办报纸,请注意老墨再无耻还没有到逼着她这么做的地步,这一切是她心甘情愿付出的,甚至这份情意好到老墨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的程度,他当场就写下借条。至于有否兑现,不得而知。在没有履行婚姻手续的前提下,伊达还为他生儿育女,在明知他已经另作他娶的情况下,坚称两人是夫妻(影片只是在最后告诉我们,没有找到那张结婚证书),如果他们俩并没有履行结婚仪式,我们只能说伊达在精神上是有疯狂的禀赋的,这样的禀赋创造艺术的战争的天才,也的确产生疯子。   好吧,那我们就相信伊达是有婚约的,有权利维权,就遵循着这样的逻辑走下去,即便如此,时代在不断的变化中,如果认可人生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还有家人,还有孩子,那么你的这份执着,还有多大坚持的必要呢,如果注定给不了你想到的东西,坚持的意义在哪里呢?明明看到希望渺茫,明明知道时代的车轮滚滚而去,碾碎了无数人的梦,也知道自己坚持的代价就是被控制,儿子的抚养权被剥夺,一步步走到逼仄的境地里去,为何还作徒劳的抗争——怎么我忽然就想起顾准,想起张志新,想起那些文革中被剥夺生命自由与发言权力的人们——如果说顾准他们还是在坚持一种信念和真理的话,伊达你坚持的是一个什么呢?一份为人妻子的名分?这意义真的能够超越亲情,超越你后半生的幸福,超越你对儿子负有的教育培养保护的责任吗?值不值?   这显得有点犬儒主义的味道了,但是,像我如今,作为一个准妈妈,我的理念在改变中,如果一种选择可以保存自己的同时保存家人,如果通过自己的妥协能够为亲人、孩子带来更多的好处,我愿意放弃和割舍,我愿意作出牺牲。像伊达,完全可以做一个更识时务的女人——保持沉默,换来自己和孩子的安全、平静,不至于把两个人的一生都毁掉,尤其是她挚爱的儿子,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没有任何道理可以凌驾于亲子之爱之上,没有什么理由可以牺牲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没有!   那个男人的确是错的,他卑劣,他可耻,历史已经给出了公正的审判,但是伊达也错了,她的坚持让自己和儿子的一生沦落为别人错误的祭品。她让自己和儿子大把大把的岁月搁置在精神病院那冰冷的院墙内,不得救赎。   从这些事实来看,伊达的悲剧是宿命的,她在遇到墨的那一刻开始,她的只为他而存在了。      

  • 曼珠沙华

    曼珠沙华 2015-03-09 15:18:15

    [内容不可见]

  • 水水小邪

    水水小邪 2015-03-09 15:34:49

    mark

  • 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 2015-03-09 16:30:18

    有些看过 有些没看过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9 17:25:06

    mark mark 水水小邪

    谢谢喜欢。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9 17:25:58

    有些看过 有些没看过 有些看过 有些没看过 我思故我在

    我也是,看过一些。每次看的电影都是偏女性题材的。

  • 小心情

    小心情 2015-03-09 17:44:06

    很棒的推荐!赞!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09 20:21:39

    很棒的推荐!赞! 很棒的推荐!赞! 小心情

    谢谢喜欢。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10 10:50:45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曼珠沙华

    谢谢!不错的小组!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11 12:46:13

    第三十五部:《八月照相馆》   《八月照相馆》的故事灵感来源于韩国已故歌手金光硕一张表情安详温暖的遗照,讲述了一个已经收到死亡宣告的男子温暖而美丽的故事,用一种淡淡哀伤的情调道出了乐观平和的生活哲理——当死亡不可避免地降临,那么微笑面对,超越心中的裂痕。该片是韩国著名导演许秦豪的作品,也是90年代韩国电影崛起初期不可忽视的一部作品。   电影采用一贯的“克制美学”进行叙事,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在汉城郊外,单身大龄的余永元(韩石圭饰),经营着一家从父亲手里接过来的小照相馆。他每天平淡地生活,简单重复地工作。他总是面带微笑,诚恳热情的对待家人、朋友和顾客,他每天给不同的人们照相,并把自己喜欢的照片挂在橱窗里,照片里刻画了不同的人生,记录了不同的故事。而他自己的爱情故事则深埋心底——那个曾经让他魂牵梦萦的邻家女孩芝泳,终于嫁作他人妇,渐渐淡出他的生活,像一张褪了色的老照片。永元知道自己身患绝症,来日不多,他想静静的离开这个世界,不带走情感的纠葛和牵挂。就在这时女交警金德琳(沈银河饰)闯入他的生活,鉴于工作关系,她每天到照相馆冲洗照片,也发发牢骚说说工作的无奈,善良的永元更多的时候是微笑着倾听她的絮叨,日久生情,永元与德琳都逐渐习惯上了找彼此打发业余时间,他们也曾邂逅在下雨的街头,也曾周末去游乐场消磨时光,也曾骑在小摩托上迎风舒展。永元却最终选择了沉默,没有告诉她更多,随着病情恶化,他住院了,他的照相馆大门紧闭,德琳每每站在门口眺望,却再也没有见到熟悉的永元。她把自己的思念化作留言,塞在照相馆的门缝中,却没有得到任何回音,一天又一天,日子飞快地过去,终于德琳拿起石头,砸碎了照相馆的橱窗,宣泄着无法实现的情感。永元从医院出来到照相馆走走,看到德琳的信,脸上有幸福的微笑,小心收好,但是他自己的信却始终珍藏在一个盒子里,一封也没有寄出。透过照相馆的玻璃,他看到屋外德琳正忙忙碌碌,他的手留恋地抚摸着玻璃上德琳的身影,也就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了。一天晚上,他回到了照相馆,为自己拍了一张遗照,不久便去世了。他的父亲接替他继续经营照相馆。冬天来了,雪花纷纷,德琳不知不觉走到照相馆门前,透过橱柜,她看到自己的照片挂在小屋最醒目的位置,照片上她一直都带着甜蜜的微笑。   影片在摄影方面也没有任何花俏的技法,而是遵从宁静的长镜头,和固定镜头,影片最后长达17分钟的画面没有任何台词和音响处理,只是保留背景音乐,营造出一种余味犹存的感觉。本片也是韩国摄像大师刘英吉最后一部作品,在结束本片拍摄后,着手准备新作的过程中去世。   影片充盈着一种静谧的淡淡的忧伤,如水的生活里台词不多,但是许多细节感人至深。比如永元知道自己来日不多,耐心地教导父亲如何使用电视遥控器,但是他怎么教父亲也不会,心烦意乱的他走出小屋,内心充满忧伤,毕竟自己行将离世,父亲怎么办呢,他很快冷静下来,拿出笔工工整整地写下了遥控器的操作方法。   在静静的夜里,永元睡不着,他悄悄起身来到父亲身边,像儿时那样躺在他的身旁。还有那静夜里的泪,静静的思念,以及那永远珍藏着的信件,内心是如此炽热,然而外表却宁静如水,这种强烈的情感的张力,透过主人公的回避、沉默和缺场而格外动人心魄。他诠释的是当爱注定无法实现,就放开吧,让她自由,让她不要受到任何伤害和牵拌,淡淡的来,淡淡的走,任时光和岁月的冲洗,最终凝成一张老照片。   影片中一些独白也很隽永“我明白,爱情的感觉会褪色,一如老照片,但你却会长留我心,永远美丽,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小时候……同学都走了,我仍独坐操场……想念已逝去的母亲,我突然明白,我们最终都会消失……”   “时间将我们不知不觉的改变了,我们尴尴尬尬的聊了一会儿后,芝泳叫我将窗橱里她的照片拿掉,我想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包括爱情。”   ……   

  • 没头脑不高兴

    没头脑不高兴 2015-03-11 20:25:30

    推荐的真的很好!!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12 21:13:31

    第三十六部:《布达佩斯之恋》   《布达佩斯之恋》我看了几遍,这是精雕细琢的作品,经得起挑剔的眼光,每一个细节都很考究,影片值得挖掘的东西太多,所以看了一段时间了,迟迟不敢下笔,普通人很难把握这样复杂的情感纠葛与人性诉求。   对于年轻的女性来说,电影告诉我们爱的甜蜜和爱的不确定性,没有什么是天长地久的,即使当时是那么笃定的爱,也同样脆弱,至少她没有战争那么有能量,没有尊严那么关乎生死,她很重要,但是,在特定的场合,你必须学会放弃,学会丢舍,学会面对爱人的失去,即使爱本身没有变化,但是命运会变,会带走你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切,但是你还活着,还必须坚持。这还不包括因为岁月和机遇的变迁,情感本身发生了变化,曾经拥有的,不等于将来拥有,曾经纯洁的,也可能完全变味。   影片中的女主人公伊诺娜就曾经很幸福,她同时拥有饭店老板拉西楼和饭店钢琴师安德拉许两个人的爱,还有更多粉丝简直难以计数。拉西楼自己解释道“每个人其实都想一箭双雕,一是肉体,二是性灵,能填饱肚子和能饿坏肚子的。”显然,拉西楼代表着世俗生活,现实、踏实、富足,阿德拉许则代表艺术性灵的澄明,完美的精神世界,纤尘不染,伊丽娜两个都爱,两个都无法缺少,而伊丽娜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段艳遇,更是精神之家,是灵魂安放的地方,你看,在最世俗的题材上也能开出圣洁的花朵,在最让人八卦的三角恋爱中,也能升华出超越于男女之爱之上的一种人间情意。但是影片并没有止步于此,我甚至觉得女主人公其实远远超越于这种享乐性的多元之爱,她内心更为博大,她是爱他们,但是并没有爱到要冲破世俗的规约,要无顾两位男士的感受的地步,不是因为她离不开这两个人,而是她内心深深知道,他们都需要她,所以设法维持,伊诺娜内心并非没有选择和倾向性,这点,拉西楼是清楚的,后来的三人行,应该说每一个人都作出了让步和迁就,每一个人都尽量顾及到别人的感受。   这里,我并不是为了替女主人公证明什么,我只想说,对于一个女性的成长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教科书,人生太无常,爱是靠不住的。太多无法把握的东西,即使时光、岁月无法剥夺你们之间的感情,但是变故、战争、灾难会彻底改变存在的状态,你的那个他会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你,也许不再相爱、也许死亡、也许厌世、也许事故、也许无奈,对于一个女性来说,真正能够把握的不是爱情,而是你自己的坚持和信念。当昔日恋人都离开的时候,当万众瞩目只成为回忆之时,你能够凭借的力量,来自你的内心深处。   影片在很多层面都能够进行隐喻式的解读。对于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影片也没有从道德层面去反思,而是安排在战争的背景下,人性被炙烤之时,所以一段特殊的感情故事有悖常理,又合情合理。在拉西楼与安德拉许之间,也建立起了一种兄弟般的情意,是一种相互理解、扶持、信赖、尊重的关系。   如果没有汉斯的介入,这个前半部分并没有特别之处,不过是又一个平庸的情感故事而已,是两样东西,升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一个是战争,一个是汉斯的介入,战争是对人性最好的检验也是最坏的,因为很少有人能够从死亡的恐惧中超升,但是,能够帮助人战胜死亡恐惧的,往往也有爱情的力量。   汉斯曾经是一个青涩青年,有远大抱负,爱着伊诺娜,被拒后自杀,拉西楼救了他,他曾扬言要报答。这个时候他的存在仅仅是一个背景,一个衬托而已,后来汉斯成了德国纳粹军官,手握生死大权,他的再次出现则成了三人行的终结者。也通过毁灭美好生命的方式照亮了伊诺娜他们平凡的爱情,生命是完结了,但是爱情得以永恒。安德拉许以拒绝为德国人弹琴的方式,选择了自杀,保全了一个艺术家的尊严,而拉西楼最后也被德国人送进集中营的大烟囱。汉斯是影片中变化最大的一个,也是整个影片的情节推动者,他和安德拉许、拉西楼形成鲜明的发差,但也正因为有他的存在,影片才有了格外的深度和内涵。   汉斯战后成了德国最大的进出口公司的总裁,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他在战争的洗礼中逐渐“成熟”起来,从一个青涩的青年成长为一个十足的现实主义者。他不是狂热的纳粹分子,头脑清晰,趁机大发战争财,以60万的价格将犹太大商人上亿资产贱买回来,又通过拉西楼介绍救助了上千犹太人,每一个人的救赎成本是一千美金,这又是一大笔财富,就这样,战争一结束,他就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同时还因为救助犹太人获得了一个好名声,占尽了便宜。媒体声称他白手起家,建成了德国最大的公司,于是累累声名也建立起来,可以说应有尽有,相当成功。历史是成功者书写的。他像极了我们从历史上看到的一些成功的暴发户,洗尽铅华,用后来的成功湮灭了昔日的累累罪行。足以让人看得背过气去,又无可奈何,无法可想。汉斯的事情拉西楼知道得太多,就冲这一点他也必须得死,许多影评人一厢情愿地分析拉西楼的死是由于汉斯对伊诺娜占有式的爱容忍不了另一个男人的存在未免失于天真。汉斯早已经将他的爱情葬送在当年跳水的河流中了。他还有占有伊诺娜的肉欲,但是纯真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到哪里去追寻他失落的情怀呢?拉西楼的死应该是他安排的,他曾经说过,没有他的签字,没有人能够碰拉西楼,显然到他行将离开之际,拉西楼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他必须死,而伊诺娜不过是送他赴死的额外的补贴罢了,这是一箭双雕的事情,他难道不知道伊诺娜会去求他,他难道不知道这是他必然能够得手的时刻,你看她占有得多么冷静,有条不紊,镜头里他的目光还有柔情吗,他提上裤子最后再看这个女人的时候,还有爱意吗?没有,就是一场生意而已,然而这次他清楚,这场生意他是注定要违约了,有太多理由他不会帮她了……   其实,是在最惨酷的经历中,人逐渐觉醒,从黑暗的心灵里,人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多少成熟的感悟,也来自于残酷人生的体悟,明白虽明白,但是大好时光蹉跎,终究错过了。   《布达佩斯之恋》,不能没有汉斯,他是一剂清醒剂,帮助那些还执迷不悟的人们,把人生看得更清楚些,即使遇到一点挫折,也大可不必大惊小怪,知道这个世界上汉斯是不少的,就没有什么可抱怨啦。   影片的结局不算很惨,还是留下不少导演一厢情愿的人间亮色的。   之一:是伊诺娜终于报仇了!在汉斯80岁生日之时,携家眷来到老饭店旧地重游,当看到当年他为伊诺娜拍摄的照片之时,忽然心脏病突发死亡,镜头切换到厨房,一个老妇人正在清洗保存了半个世纪的毒药瓶……   之二:安排汉斯娶了一个更物质的女人,汉斯倒地之后,他夫人首先伏地去看的是她被汉斯扯掉的珍珠,这是对汉斯一生婚姻幸福的一点小讽刺……   之三:饭店的经营者是伊诺娜的儿子,他镜头虽然不多,但是相当成熟稳健,虽然没有明确交代伊诺娜的儿子是谁的,但无论是拉西楼或者是安德拉许的,都是一种慰藉……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作为重要剧情助推器的主题曲“忧郁的星期天”太美了。

  • 豆友39718069

    豆友39718069 2015-03-13 07:36:01

    m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5-03-13 07:41:47

    [内容不可见]

  • 我是谁

    我是谁 2015-03-13 08:11:09

    好长,不过真不错

  • 嗷嗷鹿鸣

    嗷嗷鹿鸣 (不复勇往) 2015-03-13 09:55:51

    。。。。。想m 但觉得自己也是看不了

  • 歪小歪

    歪小歪 2015-03-13 10:40:31

    M

  • 麦田

    麦田 2015-03-13 11:11:15

    第三十六部:《布达佩斯之恋》   《布达佩斯之恋》我看了几遍,这是精雕细琢的作品,经得起挑 第三十六部:《布达佩斯之恋》   《布达佩斯之恋》我看了几遍,这是精雕细琢的作品,经得起挑剔的眼光,每一个细节都很考究,影片值得挖掘的东西太多,所以看了一段时间了,迟迟不敢下笔,普通人很难把握这样复杂的情感纠葛与人性诉求。   对于年轻的女性来说,电影告诉我们爱的甜蜜和爱的不确定性,没有什么是天长地久的,即使当时是那么笃定的爱,也同样脆弱,至少她没有战争那么有能量,没有尊严那么关乎生死,她很重要,但是,在特定的场合,你必须学会放弃,学会丢舍,学会面对爱人的失去,即使爱本身没有变化,但是命运会变,会带走你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切,但是你还活着,还必须坚持。这还不包括因为岁月和机遇的变迁,情感本身发生了变化,曾经拥有的,不等于将来拥有,曾经纯洁的,也可能完全变味。   影片中的女主人公伊诺娜就曾经很幸福,她同时拥有饭店老板拉西楼和饭店钢琴师安德拉许两个人的爱,还有更多粉丝简直难以计数。拉西楼自己解释道“每个人其实都想一箭双雕,一是肉体,二是性灵,能填饱肚子和能饿坏肚子的。”显然,拉西楼代表着世俗生活,现实、踏实、富足,阿德拉许则代表艺术性灵的澄明,完美的精神世界,纤尘不染,伊丽娜两个都爱,两个都无法缺少,而伊丽娜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段艳遇,更是精神之家,是灵魂安放的地方,你看,在最世俗的题材上也能开出圣洁的花朵,在最让人八卦的三角恋爱中,也能升华出超越于男女之爱之上的一种人间情意。但是影片并没有止步于此,我甚至觉得女主人公其实远远超越于这种享乐性的多元之爱,她内心更为博大,她是爱他们,但是并没有爱到要冲破世俗的规约,要无顾两位男士的感受的地步,不是因为她离不开这两个人,而是她内心深深知道,他们都需要她,所以设法维持,伊诺娜内心并非没有选择和倾向性,这点,拉西楼是清楚的,后来的三人行,应该说每一个人都作出了让步和迁就,每一个人都尽量顾及到别人的感受。   这里,我并不是为了替女主人公证明什么,我只想说,对于一个女性的成长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教科书,人生太无常,爱是靠不住的。太多无法把握的东西,即使时光、岁月无法剥夺你们之间的感情,但是变故、战争、灾难会彻底改变存在的状态,你的那个他会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你,也许不再相爱、也许死亡、也许厌世、也许事故、也许无奈,对于一个女性来说,真正能够把握的不是爱情,而是你自己的坚持和信念。当昔日恋人都离开的时候,当万众瞩目只成为回忆之时,你能够凭借的力量,来自你的内心深处。   影片在很多层面都能够进行隐喻式的解读。对于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影片也没有从道德层面去反思,而是安排在战争的背景下,人性被炙烤之时,所以一段特殊的感情故事有悖常理,又合情合理。在拉西楼与安德拉许之间,也建立起了一种兄弟般的情意,是一种相互理解、扶持、信赖、尊重的关系。   如果没有汉斯的介入,这个前半部分并没有特别之处,不过是又一个平庸的情感故事而已,是两样东西,升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一个是战争,一个是汉斯的介入,战争是对人性最好的检验也是最坏的,因为很少有人能够从死亡的恐惧中超升,但是,能够帮助人战胜死亡恐惧的,往往也有爱情的力量。   汉斯曾经是一个青涩青年,有远大抱负,爱着伊诺娜,被拒后自杀,拉西楼救了他,他曾扬言要报答。这个时候他的存在仅仅是一个背景,一个衬托而已,后来汉斯成了德国纳粹军官,手握生死大权,他的再次出现则成了三人行的终结者。也通过毁灭美好生命的方式照亮了伊诺娜他们平凡的爱情,生命是完结了,但是爱情得以永恒。安德拉许以拒绝为德国人弹琴的方式,选择了自杀,保全了一个艺术家的尊严,而拉西楼最后也被德国人送进集中营的大烟囱。汉斯是影片中变化最大的一个,也是整个影片的情节推动者,他和安德拉许、拉西楼形成鲜明的发差,但也正因为有他的存在,影片才有了格外的深度和内涵。   汉斯战后成了德国最大的进出口公司的总裁,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他在战争的洗礼中逐渐“成熟”起来,从一个青涩的青年成长为一个十足的现实主义者。他不是狂热的纳粹分子,头脑清晰,趁机大发战争财,以60万的价格将犹太大商人上亿资产贱买回来,又通过拉西楼介绍救助了上千犹太人,每一个人的救赎成本是一千美金,这又是一大笔财富,就这样,战争一结束,他就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同时还因为救助犹太人获得了一个好名声,占尽了便宜。媒体声称他白手起家,建成了德国最大的公司,于是累累声名也建立起来,可以说应有尽有,相当成功。历史是成功者书写的。他像极了我们从历史上看到的一些成功的暴发户,洗尽铅华,用后来的成功湮灭了昔日的累累罪行。足以让人看得背过气去,又无可奈何,无法可想。汉斯的事情拉西楼知道得太多,就冲这一点他也必须得死,许多影评人一厢情愿地分析拉西楼的死是由于汉斯对伊诺娜占有式的爱容忍不了另一个男人的存在未免失于天真。汉斯早已经将他的爱情葬送在当年跳水的河流中了。他还有占有伊诺娜的肉欲,但是纯真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到哪里去追寻他失落的情怀呢?拉西楼的死应该是他安排的,他曾经说过,没有他的签字,没有人能够碰拉西楼,显然到他行将离开之际,拉西楼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他必须死,而伊诺娜不过是送他赴死的额外的补贴罢了,这是一箭双雕的事情,他难道不知道伊诺娜会去求他,他难道不知道这是他必然能够得手的时刻,你看她占有得多么冷静,有条不紊,镜头里他的目光还有柔情吗,他提上裤子最后再看这个女人的时候,还有爱意吗?没有,就是一场生意而已,然而这次他清楚,这场生意他是注定要违约了,有太多理由他不会帮她了……   其实,是在最惨酷的经历中,人逐渐觉醒,从黑暗的心灵里,人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多少成熟的感悟,也来自于残酷人生的体悟,明白虽明白,但是大好时光蹉跎,终究错过了。   《布达佩斯之恋》,不能没有汉斯,他是一剂清醒剂,帮助那些还执迷不悟的人们,把人生看得更清楚些,即使遇到一点挫折,也大可不必大惊小怪,知道这个世界上汉斯是不少的,就没有什么可抱怨啦。   影片的结局不算很惨,还是留下不少导演一厢情愿的人间亮色的。   之一:是伊诺娜终于报仇了!在汉斯80岁生日之时,携家眷来到老饭店旧地重游,当看到当年他为伊诺娜拍摄的照片之时,忽然心脏病突发死亡,镜头切换到厨房,一个老妇人正在清洗保存了半个世纪的毒药瓶……   之二:安排汉斯娶了一个更物质的女人,汉斯倒地之后,他夫人首先伏地去看的是她被汉斯扯掉的珍珠,这是对汉斯一生婚姻幸福的一点小讽刺……   之三:饭店的经营者是伊诺娜的儿子,他镜头虽然不多,但是相当成熟稳健,虽然没有明确交代伊诺娜的儿子是谁的,但无论是拉西楼或者是安德拉许的,都是一种慰藉……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作为重要剧情助推器的主题曲“忧郁的星期天”太美了。 ... 小妖孽

    楼主我也大爱这个片子,看过已经好几年了,太深刻了,话说女猪脚好美, 这个如果你用世俗的眼光看就不会品味到到它的内涵和美, 你看过(偷心),里面有茱莉亚,罗伯茨,裘德洛,还有我很爱的娜塔莉,波曼,剖析一下呗

  • 小笑

    小笑 2015-03-13 14:59:53

    m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13 21:05:37

    楼主我也大爱这个片子,看过已经好几年了,太深刻了,话说女猪脚好美, 这个如果你用世俗的眼光 楼主我也大爱这个片子,看过已经好几年了,太深刻了,话说女猪脚好美, 这个如果你用世俗的眼光看就不会品味到到它的内涵和美, 你看过(偷心),里面有茱莉亚,罗伯茨,裘德洛,还有我很爱的娜塔莉,波曼,剖析一下呗 ... 麦田

    《布达佩斯之恋》的女主确实惊艳,很多电影的女猪脚都挺美腻的,《冬天的心》等等都超级美腻有气质。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14 18:29:51

    谢谢喜欢。哈哈。。。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14 19:30:52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已注销]

    谢谢喜欢。握手。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14 21:57:53

    好长,不过真不错 好长,不过真不错 我是谁

    谢谢你的喜爱!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16 09:22:48

    好长,不过真不错 好长,不过真不错 我是谁

    谢谢你的喜欢。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17 09:55:56

    。。。。。想m 但觉得自己也是看不了 。。。。。想m 但觉得自己也是看不了 嗷嗷鹿鸣

    挑一两部看,也不错的。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17 21:06:00

    第三十七部:驾驭爱还是被爱驾驭——《情迷六月花》   这是考夫曼最具争议的作品,也是他最具魅力的作品之一。这是一部传记体的电影,里面的很多人物和细节都是确有其事。特别是亨利米勒,是20世纪重要的情色作家,以颠覆性的情色写作而争议世界。   选择《情迷六月花》很纠结,关于他的负面的定论很多,包括情色,包括争议,甚至包括对于爱情的理解,影片给我们的与其说是一个确数,不如说是一场混沌。你可以说这是爱情,你也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关于背叛的故事,你可以说这是女性主义的成功实践,你也可以认为这是爱情死亡的现实佐证。你在这部电影里感受到的东西太多,以至于会迷失自己。呵呵当然啦,往往魅力也在于此。如果说一个女人要选择出轨的话,那么我希望你是那个阿娜伊斯宁,她可以作为榜样,告诉你如何选择获得灵与肉多重满足的同时,并未丧失自我,丧失雍容的生活。   虽然电影有很多的名字,但是我真觉得影片的主角其实只有一个就是阿娜伊斯宁。她才是整个影片的核心和灵魂,所有的人物都与她有关,所有的纠葛也是,亨利和琼都是她的观众和她的生活的参与者,雨果也是。她与亨利的交往和与琼的交往更像是积累她的素材,积累她的阅历,所以有评论者认为她是借助老公的金钱来资助情夫,再借助情夫的名声来炒作自己,靠暴猛料从而一举成名。客观说,这样理解还是不太好辩驳的。   影片讲述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亨利米勒在巴黎和阿娜伊斯宁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因双方当事人都是有家室的人,所以你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通奸的故事。但是,似乎远不止于此,它还是一个关于双性恋的故事,阿娜伊斯宁还同时保有和亨利妻子琼的恋爱关系,用现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影片中,亨利和琼以及阿娜伊斯宁都是情感生活很混乱的人,琼自己表明她是干过所有放荡事情的女人。亨利何尝不是——影片中阿娜伊斯宁认识亨利不久,亨利即向她借钱随即转身进入一家低级妓院去云雨去了,呵呵,难说,也许正是和上流社会的巨大反差,正是与自己丈夫雨果这样的正人君子的巨大反差,带给阿娜伊斯宁格外的刺激和吸引。而最像大家闺秀的阿娜伊斯宁,也好不到哪里去,影片一开始就讲述了阿娜伊丝对一个老头儿的拜访,这个老头儿可不简单,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作者D•H•劳伦斯。老头儿好奇于阿娜伊丝为他写的小说评论中有如此老到的性爱感觉。阿娜伊丝说她的经验来自房东家发现的一叠日本性爱浮世绘明信片。随后老头儿开始对阿娜伊丝动手动脚,后者半推半就着,两人就在书房里发生了关系。阿娜伊丝当晚在日记中写道:她之所以没有拒绝是因为出于对年老的劳伦斯的同情。   你可以简单的从道德的层面抨击宁是一个不地道的女人,拿着银行家丈夫的钱,却总做背叛他的事情,甚至在自己家中的床上与亨利云雨,差点被雨果撞到。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不期待做一个良家妇女,也不期待去做什么道德楷模,甚至你正憧憬一段庸常婚姻之外的艳遇,那么你来看看阿娜伊斯宁,看她怎么样游刃有余的在众多男性之间,而把每一段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甚至包括她的“女性同志”,你看她如何在众多情色之中,抓住生活的主要线索,过得很幸福而享受,看她享受性爱但是不耽于此,看她如何在堕落的边缘还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追逐着自己的梦,进而去实现她。她在每一次艳遇中,都还存留下超越于艳遇本身的诉求,而也许这艳遇都是手段,而终极的诉求才是她的根本,她的精神支柱,她有着对于精神世界探索的热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你也可以说她有点个人的野心,也有足够的智慧,总之,直到人生的终点她没有为此失去更多,而在她的74年时光里,她留下了等身的著作,也为她的存在争取了除性爱之外的理由。她不仅仅是作为他者,作为一个对象物的形态,还是一个鲜活的自我,一个享受了生活并阐释了这种享受的人,她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是一个将自己也置身其中,作为对象物进行研究甚至是解剖的女性,她开创了一个女性的新的世界,她是为这个世界的丰富和女性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女性。直到今天,仍然散发出迷人的味道,她至今仍是一个谜一般的人。(参见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阿娜伊斯宁日记》四卷本)    我不知道我有否阐明我要表达的意思,那就是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如果有一天你厌倦了生活,尝试一种新的人生,我不介意也不打算去批判你的所作所为,我只期待你终于获得你期待的东西,获得幸福。   而对于那些和我一样庸常的女性,也并不打算尝试翻新生活的内容,至少从《情迷六月花》中看到一种参差的参照,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这样的一种活法,于是在评价他人之时,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少一份狭隘的排斥,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每个人活在自己的道理中。   最后摘引阿娜伊斯宁自己的一段小诗:    今天早上我哭了,   我哭是因为我爱这条让我离开亨利的街道,   有一天或许也会因为它让我回到亨利的身边,   我哭也为了成为一个女人的过程如此痛苦,   更为了从今起不再哭泣。

  • 豆子的豆子小姐

    豆子的豆子小姐 2015-03-26 16:03:58

    M

  • 小妖孽

    小妖孽 楼主 2015-03-27 21:43:58

    谢谢喜欢。

  • 草莓草莓不懂

    草莓草莓不懂 2015-04-03 10:23:20

    马克

  • 夏子

    夏子 2015-09-15 21:09:32

    第二十七部 《罗丹的情人》   现实世界里罗丹的情人,永远比电影具有更惨烈的意味。电影浓缩 第二十七部 《罗丹的情人》   现实世界里罗丹的情人,永远比电影具有更惨烈的意味。电影浓缩了一些事件,也就浓缩了一些痛苦。依莎贝艾珍妮和德帕迪厄再精彩的演绎,也无法复现这个真实的事情本身所包含的点点滴滴。我见过卡米尔本人的照片,那张纯净美丽的面庞,的确如同女神一般有着圣洁的光辉,毫无瑕疵。任何演员也无法复现的一种美。孰能料想这张脸背后的忧伤,谁能料到几十年之后的这张脸被摧残的模样。永远不再了,卡米尔的一生停止在她离开罗丹的那一天,此后的生活可以不提。我迟迟不肯提起卡米尔,不愿提起这部电影,甚至不想多看几遍,实在是因由她的悲剧人生给人以太多的唏嘘与痛惋。   但是对于年轻的正在或者即将走进爱情的女孩,对于那些已经被爱情灼伤的人们,看看罗丹的情人——卡米尔的故事,也许对你会有所启示。   自古以来激情之爱,那些爱上了大文豪、大艺术家的才女美女们鲜有修成正果的,这个要铭记在心,失败的不仅仅是卡米尔,这个数字可以报出一大串,仅就中国民国一段时间而言,有曹佩声之于胡适之,曹后来不得不远走美国,一个人郁郁终身,有郭沫若和于立群的姐姐,后者是大公报驻日本的记者,怀了郭的孩子,期待郭与安娜分手,结果求之不得,郁郁,后自杀,有茅盾和小说《虹》的原型,后者和他在日本度过一段世外桃源般的神仙日子,亦为他怀孕,要求他离开妻子,茅盾一边痛苦流涕,一边还是忍心将她抛弃。因此,不要信仰激情之爱,尤其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之间的海誓山盟,当初说的时候,也不见得假,但是,切记,人这一生留给激情的时间实在太短,更漫长的岁月是来应付吃喝拉撒,应付柴米油盐,平凡普通的生活永远是第一位的,谁能够耐住寂寞,照顾好先生的胃,照顾好先生的日常起居,带好孩子,料理好家务,谁就更有竞争力。还是张爱玲看得透彻:通往女人心灵的道路,经过阴道,通往男人心灵的道路,经过胃。   卡米尔至死也想不通,她怎么就敌不过一个再平凡普通不过的女人萝丝,后者没有别的,烧一手好菜,抚养好罗丹的孩子,照顾好家,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等待罗丹从一个女人到另一个女人,50年之后,终于修成正果,再一年,罗丹去世。   有谁能有卡米尔的美貌、青春和卓越的才情,她遇到罗丹之时,才19岁——生命中最美丽的岁月,罗丹那年43岁,从此做罗丹的学生、情人、模特儿和勤杂工,她点燃罗丹的灵感,激活罗丹的潜能,像男人一样吃苦,为罗丹高强度的劳动,她的爱不可谓不热忱,她的献身不可谓不彻底,她为他怀了孕,她所期待的也很普通,一个爱的结果——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爱到最后,总是需要一个证明,一个总结。但是,罗丹对她说他不能抛弃萝丝,她的生活依靠他,她是弱者。他没有说出的话是他的生活也依靠她,她照顾他日常起居的一切,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虽然没有艺术上的高度共鸣,但是却已经在生活中融为一体,她就是他的衣服,他的胃,他的脾气,无可替代。像卡米尔这样的绝代佳人,不过收获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把自己的一生都摧毁掉,平凡普通的女孩子们,更要保持清醒的智识,可以享受激情之爱的芬芳和甜蜜,但是不要期待更不要信仰这样的爱一定会留下什么永恒不变的情意。一切都会成为过往,留下来的只有生活,再庸常不过的日子了。   其实卡米尔已经算是十分幸运,罗丹的情欲是如此强烈,才能够把这段感情维持15年之久,像他们这样的燃烧,一般的人几年就受不了了。罗丹后来也受不了了,他的离开是他彻底的厌倦,难怪,这一年他58岁了,是该平静的享受生活了。   影片叙述了卡米尔和罗丹从相识到相爱和决裂的全过程。其中,卡米尔和罗丹闹分手之后,几次夜晚跟踪他,痴痴地躲在角落里,任雨水冲打,只为看他一眼,真是让人肝肠寸断。可以想见在漫长的15年中,他们数度分合,每一次折腾都让卡米尔对罗丹多一点憎恨,让罗丹又疏离她一些。直到最后裂痕无法弥补。   罗丹曾对卡米尔说过他对她的爱全部熔铸在雕塑里了,那里有他们永恒的爱的纪念。这是真的。其实,不必对罗丹横加指责,没有意义,在感情方面,他不过是个普通的男人,遵循普通的思维和轨道,不是很好,也不算很坏。   卡米尔的悲剧,有宿命的味道,至少有几点原因是无可奈何的。她的家族神经质的遗传,极具艺术禀赋的同时,也带来偏执的疯狂的基因,卡米尔的母亲也常歇斯底里式的发作和宣泄,而卡米尔的父亲在理智之后,还有一些太过执著的坚持,包括他对卡米尔的任性的包容和执意的培养,这些性格的遗传造就了卡米尔一心追求成功,执著于艺术,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想要的结果,追求艺术的圆满和个人独立的价值,同时缺乏回旋的能力和变通的可能。缺乏韧性,易折易断,她之于爱情也是如此——鲜有人能够拥有她的爱,她是如此高贵而自矜,除了罗丹这样才华横溢的大艺术家,她很难屈尊——而一旦献身投入,便熊熊燃烧,飞蛾扑火,非死不已。当求不得的时候,她亦缺乏笼络的手段和本领,缺乏世俗女人的手腕和忍耐。只能走向反面,由爱生恨,爱之深,恨之切。在艺术上,卡米尔勇于走自己的道路,不愿意作罗丹终身的追随者,而在感情上,她却没有能够真正独立起来,她的情感依附性也是她悲剧的因由之一。   社会的大环境还没有现在这样开放和开明,对于女性艺术家来说,走向成功的道路格外坎坷和曲折,即使如罗丹也更愿意接纳她为自己迷人的爱人,依附品,而不愿意承认她独立的高贵的艺术价值,说她只是三流的艺术家。更何况社会上潮流的眼光呢。艰难的成功之路,摧毁了她最后一点骄傲和依凭,作品卖不出价钱——当一个自视甚高的女人在经济上无法独立,在情感上饱受创伤而无法复原,艺术的价值又不被充分认可的时候,她的绝望是彻底的——走向疯癫几乎是惟一的出路。卡米尔最后的30年深锁在精神病院,对所有的人关上心灵的大门。    ... 小妖孽

    爱情的,要看看

  • 麦田

    麦田 2015-11-12 14:02:17

    楼主好久没更新了,期待你啊

  • 木子熏

    木子熏 2015-11-12 17:27:48

    两小无猜

  • 宗悟的悟

    宗悟的悟 2015-12-03 23:48:49

    不错

  • 豆友98697287

    豆友98697287 2020-05-13 22:57:14

    [内容不可见]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100万+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